诗词大全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

南园山水神仙窟,上世源充忠献家。
昼锦堂中诗句好,因诗名榜更光华。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平原郡王南园诗二十一首·南园》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南园的山水景色,突出了南园的神奇和仙境之美。通过南园的景观,诗人展示了上世纪忠献家族的兴盛和荣耀。昼间,在锦堂中读诗,诗句优美动人,使诗人名列诗坛榜首,声名更加显赫。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如下:

南园山水神仙窟,
南园的山水如仙境一般神奇莫测,
上世源充忠献家。
上个世纪的荣耀充实了忠献家族,
昼锦堂中诗句好,
在锦堂的白昼里,诗句优美动人,
因诗名榜更光华。
因为诗作而名垂青史,更增添光彩。

诗词以南园的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其神奇和仙境般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敬仰之情。南园被赋予了超凡脱俗的特质,与仙境相提并论,凸显了其独特的魅力。诗人借用南园的景观,展示了上世纪忠献家族的辉煌和显赫地位,彰显了家族的荣耀与底蕴。

诗词的后半部分描述了诗人在昼间于锦堂中读诗的情景。诗人的诗句优美动人,使他的名字被列入了诗坛的榜首,享有盛誉和荣耀。这表明诗人的才华出众,其作品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

整首诗词以山水和诗作为主题,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风采。通过对南园的描绘和诗人的成就,诗词展示了自然与文化的交融,呈现了一种壮美和高尚的意境。这首诗词通过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示了诗人对南园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和人文价值的颂扬。

  • 《花石诗十一章》

    饱食官吏不深思,务求新巧日孳孳。不知均是圃中物,迁远而近盖其私。

  • 《林笋复生》

    春寒侵竹竹憔悴,父老皆云未尝记。偶然雷雨一尺深,知为南园众君子。从地涌出长如人,一一便有凌云气。吾家老圃倦栽接,但以岁寒相妩媚。一朝纷纷看黄落,嵇阮相过无醉地。阴阳往复知有数,已病还瘳非即死。呼童径语邻舍翁,种竹未改当年意。姚黄左紫终误人,千叶重台定何事。

  • 《好事近(卢佥判席上)》

    草草复匆匆,相见也还相忆。记取梦魂诗思,似水光山色。清音堂下一扁舟,谁主又谁客。休厌一杯相劝,看梅梢将白。

  • 《沧浪亭记》

    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其外戚孙承祐,亦治园于其偏。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

  • 《慈圣光献皇后挽辞七首》

    帟室深攀慕,仙都去不归。悲凉虚水殿,彷佛见铢衣。难复金龙驾,终开白兽扉。西郊三百里,雨涕万人挥。

  • 《江神子(席上史君令谢芷索词作)》

    歌筵当日小蓬瀛。晚妆明。识芳卿。挽袖新词,曾博遏云声。又侍仙翁灯夕饮,红雾底,沸箫笙。催人刻烛待诗成。捧雕觥。媚盈盈。不道醉魂,入夜已瞢腾。墨涴香罗回盼处,和笑道,太狂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