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龄厌浊暑,瘦骨便清秋。
蓐收方回镳,灏气横九州。
老鹤生精神,孤松郁飕腮。
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
既蠲膏肓疾,复洗热恼忧。
斟酌楚人赋,并作商声讴。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暑退喜秋》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炎热夏季的不满,以及对于清爽秋天的喜爱之情。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颓龄厌浊暑,瘦骨便清秋。
年岁渐老,对于炎热的夏季感到厌倦,而清爽的秋天对于身体瘦弱的人来说却是一种享受。
蓐收方回镳,灏气横九州。
农事已经告一段落,将农具整理归置。秋天的凉爽气息弥漫在九州大地上。
老鹤生精神,孤松郁飕腮。
年老的鹤焕发精神,孤寂的松树摇曳着风吹拂的枝叶。
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
就像喝下清凉的露水,保存在青瑶瓯中。
既蠲膏肓疾,复洗热恼忧。
既然消除了身体上的疾病困扰,也洗去了内心的烦躁和忧虑。
斟酌楚人赋,并作商声讴。
品味楚地人们的赋诗,同时创作商歌歌颂。
这首诗词以对比的手法,通过描绘夏季的炎热与秋季的清爽,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的喜爱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炎热夏天的厌倦,而对秋天的向往。同时,诗中还透露出对健康和心灵的愉悦感,以及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受,给人以清新宁静的美感。
为把新诗子细寻,时移不觉日西沉。固知妙旨存精一,须察人心与道心。
小卧竹间斋,幽怀得好开。病从凉后减,雨及望时来。两屩山千叠,诸雏饭一杯。吾生计此耳,无梦到燕台。
剖符舒子国,蜡屐皖公台。恨不从山简,欣然见老莱。功名身已老,交旧首空回。早晚依刘去,朝廷不乏材。
褰帘雨正繁,附火寒已薄。修竹摇清音,芳梅绽朱萼。感此时运驶,对酒成独酌。多谢枝上禽,飞鸣慰寂寞。
鹤形炼得不胜癯,樵笛渔竿只自娱。人倚草亭今夜月,天开山市晚晴图。片云留住吾焉往,斗酒能携谁与俱。三十年前头已雪,久知公道世间无。
交情应不变,何事久离群。圆月思同步,寒泉忆共闻。雪霜松色在,风雨雁行分。每见人来说,窗前改旧文。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