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蕉非苧复非絺,不是山人木叶衣。
寄与诗翁莫嫌陋,看山长帝白云归。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寄方叔黄草道服》
朝代:宋代
作者:姜特立
诗意和赏析:
《寄方叔黄草道服》是宋代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方叔的情感寄托和对自然山水的赞美。
诗中描述了一种非常特殊的衣物,既不是蕉叶,也不是苧叶或者细绢,而是由山中的木叶制成的衣服。这种衣物不仅与常见的衣物材料不同,更凸显了山人的独特与超脱。姜特立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自己不拘泥于世俗常规的生活态度,并将其赋予友人方叔。
诗人将这件特殊的衣服寄给了与他有诗情共鸣的诗翁,希望他不要嫌弃这件朴素的衣物。姜特立以此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并希望诗翁能够欣赏到山间的壮丽景色。
最后两句“看山长帝白云归”,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的赞美之情。白云飘渺,象征着自由与超脱,与前文中的山人形成呼应。诗人让诗翁通过欣赏山水的美景,感受到自然的宏伟和恢弘,以及山水与人的融合。
《寄方叔黄草道服》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生活态度。通过对衣物的描写和山水景色的赞美,诗人展现了对自然和友情的敬仰,同时也倡导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含蓄的情感,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一水盈盈,汉影隔游尘,净洗寒绿。秋沐平烟,日回西照,乍惊饮虹天北。彩阑翠馥。锦云直下花成屋。试纵目。空际、醉乘风露跨黄鹄。追想缥缈,钓雪松江,恍然烟蓑,秋梦重续。问何如、临池脍玉,扁舟空舣洞庭宿。也胜饮湘然楚竹。夜久人悄,玉妃唤月归来,桂笙声里,水宫六六。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