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茎绿荫散高冈,老气峥嵘耐雪霜。
不独清虚符有德,紫绷才脱便馨香。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林和叔山园九咏·细香》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山园中一种名为"细香"的植物,表达了它在岁月中的坚韧和芳香。
诗词的中文译文:
翠茎绿荫散高冈,
老气峥嵘耐雪霜。
不独清虚符有德,
紫绷才脱便馨香。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从细香这种植物的特征和品质入手,将其与人的品德和境遇进行了隐喻和比拟。
首先,诗人用"翠茎绿荫散高冈"来描绘细香的形态,这里的"翠茎绿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细香的蓬勃生机和茂盛繁荣。它在高冈上广泛分布,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接着,诗人用"老气峥嵘耐雪霜"来描述细香的坚韧性格。"老气峥嵘"意味着细香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焕发着生命力。"耐雪霜"一词则表达了它抵御寒冷和艰难环境的能力。这种坚韧的品质暗示着诗人对于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乐观向上的情绪。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通过对细香的赞美,转而抒发了对于美德和才华的赞叹之情。"不独清虚符有德"意味着细香不仅在外表上美丽,更具备了内在的美德。这里的"清虚符"指的是古代道教文化中的一种符箓,寓意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修养。细香以其自身的美德成为了清虚符的化身。
最后两句"紫绷才脱便馨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才华的赞叹。"紫绷"是一种代表高贵和优雅的颜色,这里用来形容细香,暗示着其独特而卓越的才华。"才脱"意味着细香的才华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发掘和展现,而"馨香"则表达了细香才华所带来的美好和芬芳。
整首诗通过对细香的描绘,将其与人的品德和才华进行了对应,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它鼓励人们要像细香一样,经历岁月的洗礼,保持坚韧不拔的品质,并努力发掘和展现自己的才华,为世界带来美好与芬芳。
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江城月暗山岑郁,默坐但听巴水声。向使江清山月白,欲教迁客若为情。
长江滚滚来无尽,顺流逆挽纷成阵。谁令转侧入漕河,舟似凫鹥亦难进。长江漕河唇齿间,去留异态空浩叹。孰能稍激长江水,顾使漕河舟亦起。
六年光景未题诗,画得如尘似梦时。断雨湿云休细看,看来容易鬓成丝。
烟水寻常事,荒村一钓徒。深宵沉醉起,无处觅菰蒲。
,我性命有一只细磁碗,失手怕碎。言未讫,从空碗坠,惊哭觉来,师翌日乃曰,汝昨晚惊惧,才方省悟吕公大悟黄梁梦,舍弃华轩。返本还源。出自钟离作大仙。山侗猛悟细磁梦,割断攀援。炼汞烹铅。出自风仙性月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