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心绪怯年光,又见春来报一阳。
未必暗添宫线永,只应先引鬓丝长。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冬至》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姜特立。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年来临,内心感到时光的迅速流逝,又看到春天的到来,给我带来一线阳光。也许我看不见宫殿的光线了,但应该先留住鬓发的岁月长久。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作者已经步入老年,对于时光的流逝感到忧虑和无奈。然而,他也希望在春天的希望中找到一线阳光,给予他希望和力量。他认识到,年华已逝,不再年轻,但他仍然希望能够保持内心的年轻和活力。
赏析:
《冬至》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老年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春天的期待。诗人在描述自己老来心绪怯年光时,使用了动词“怯”来表达内心的恐惧和不安。他用“又见春来报一阳”来表达对春天希望和新生的渴望。这种对春天的期待,使诗词充满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情绪。
诗词中的“宫线永”和“鬓丝长”是对时间流逝的隐喻。宫线是指古代宫殿中的日晷,它可以借助太阳光线来测量时间。诗中说“未必暗添宫线永”,意味着时间的流逝不再能带来宫殿中的光线和希望。然而,诗人认为自己仍然可以通过保留鬓发的岁月来延长自己的青春和活力。
整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隐喻的运用,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担忧和对春天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够在老年中保持内心的年轻和活力,展现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首诗词以简约而深刻的方式,传达了关于人生和时光的思考,引发读者对于流逝岁月和生命意义的思索。
际哉春晚故山薇,冉冉江云日暮低。为问柳桥看燕舞,何如松岭听猿啼。
真大道,滋味不相饶。明月光中腾莹莹,清风飚上出么么。从此见芝苗。无狭阔,又岂有迢辽。圆现圆成成自在,一能一得复逍遥。方显见彰
开汉江山落手中。满门花粲阑,锦蒙戎。与人和气乐融融。应怜我留滞剑南东。风味两文忠。_如畴昔夜,一尊同。如今海内几刘公。觇天意,犹在笑颜红。
四海一奇男,象贤真柬之。绣斧外执法,滞淹犹在斯。冰壑栋梁具,凤梭云锦机。粉省趋含香,玺书啬封泥。生平方寸丹,云端双阙齐。小试川楫手,晒纲庐中矶。以道拯世溺,先事防繻袽。三江昔怒号,一席今沦漪。平波净縠浪,祥风浃瑶池。八极汇涛澜,四顾蛟涎危。孰能戒给楫,重与
瓠俎桑弧莅旧盟,天将吾道寄山林。梧桐卧雨鱼生釜,梅坞吟云鹤伴琴。海上苏卿今白发,山中杜甫老丹心。拟呼尊酒论今古,黄叶萧萧楚水深。
平沙四绕护城堤,小雨经旬不作泥。似与幽人忍牢落,一双黄鸟隔墙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