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墀射策笔如神,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次韵黄司理》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墀射策笔如神,
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
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
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
慈明头角在云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推崇和赞美之情。黄司理在龙墀上射箭,他的笔触如神一般,而且他的诗句也愈发新颖动人。作者突然抬起名篇,表明自己有意与黄司理相比较,但他担心自己的作品无法与黄司理媲美。他曾深入研究汉魏时期的文学,也曾摸索曹操和刘备的作品,但他已经认识到真正的才华。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荀氏八龙,暗示黄司理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而慈明则是在云津(指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敬佩和自己的追求。黄司理在文学和射箭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华,作者对他的能力赞叹不已。作者在表达对黄司理的推崇之余,也表露了自己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不安。他承认自己曾经研究过古代文学,但最终认识到真正的才华不仅仅在于追溯古代,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性。最后一句提到的荀氏八龙是对黄司理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渴望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愿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景仰和自身追求的心态,同时展现了对文学才华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与黄司理的能力,作者对自身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自省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小桧新移近曲栏,养成隆栋亦非难。当轩不是怜苍翠,只要人知耐岁寒。
手把杏花枝,未曾经别离。黄昏掩门后,寂寞自心知。
烟冷浑沾水,溪清可数鱼。鸦翻千点墨,雁草数行书。今日征帆下,前年上国初。诗盟寒复讲,无酒兴何如。
平旦寅,鸡鸣犬吠足圆音。祗这圆音无二听,何劳妄想别求真。击锺鼓,了无声,了本无声真好听。声馆无体门前客,体合声空个裹人。
圣略如天大,仁心亘古无。神兵胜淝水,鸣剑罢伊吾。宵旰逾三纪,歌谣遍八区。耆庞听遗诰,号绝更嗟呼。
天威煌煌,山龙采章。庭实旅百,上公奉觞。拱揖群后,端委垂裳。永锡难老,万寿无疆。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