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悼亡》

平生起居处,杳杳复冥冥。
人远迹亦沈,邈焉居者情。
以此观世间,无物可留意。
有如空中云,东西适相值。
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悼亡》是宋代诗人姜特立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起居处,杳杳复冥冥。
人远迹亦沈,邈焉居者情。
以此观世间,无物可留意。
有如空中云,东西适相值。
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亡故之人的哀悼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人将生者和亡者相对照,认为无论是生者还是亡者,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在遥远的地方。诗人觉得人迹也被深深地埋藏,与此同时,他的心情也变得遥远而模糊。诗人通过观察世间万物,发现没有什么可以引起他的关注和留意,就像是天空中的云朵一样,东西随风而动,相互追逐。最后,诗人认为云收天宇开,虚空中没有了人事纷扰。

赏析:
《悼亡》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生死和人生无常的哲理。诗人用杳杳、冥冥、邈焉等词语描绘了生者和亡者的虚无和遥远,传达了对逝去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的"以此观世间,无物可留意"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短暂的,没有什么值得关注和追求的。诗人通过对云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转瞬即逝和无常性。最后两句"云收天宇开,虚空了无事"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事的超越,认为一切皆空,虚空中没有纷扰和烦扰。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凝练地表达了生死和虚无的主题,给人以深思。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