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陆严州惠剑南集》

不蹑江西篱下迹,远追李杜与翱翔。
流传何止三千首,开阖无疑万丈光。
句到桐江賸深稳,气含玉垒旧飘扬。
未须料理林间计,蚤晚明堂要雅章。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作品评述

《陆严州惠剑南集》是宋代诗人姜特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蹑江西篱下迹,
远追李杜与翱翔。
流传何止三千首,
开阖无疑万丈光。
句到桐江賸深稳,
气含玉垒旧飘扬。
未须料理林间计,
蚤晚明堂要雅章。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姜特立追随李白、杜甫等前辈诗人的心境和追求。诗人不愿墨守成规,不拘泥于江西的小世界,而是追寻李白、杜甫等大家的风采和高远的境界。他认为这些诗人的作品传世至今不仅仅是三千首,而是无数的佳作。这些诗作犹如灿烂的阳光,照亮着人们的心灵。

赏析:
这首诗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李白、杜甫等前辈诗人的崇敬和追随之情。诗人用“不蹑江西篱下迹”来表达自己不愿被地域和局限所束缚,他追求的是超越江西的境界。他想要追寻李杜等诗人的诗篇和风采,追逐他们高飞的思想和文学成就。

诗人认为李杜等诗人的作品不仅仅是传世的三千首,而是无数的佳作。他们的诗词犹如万丈光芒,照亮了整个文学世界。诗人用“开阖无疑”来形容这种光芒,表示他对这些作品的赞叹和敬仰。

诗中还描绘了桐江的景色,用“句到桐江賸深稳”来形容诗句达到了深沉稳定的境界。这里的桐江象征着文学的源泉,诗人的诗句像江水般深沉而稳定,流传不息。

诗人认为这些作品蕴含着古代玉垒旧时的飘扬之气,这里的玉垒指的是古代宫殿的城墙。诗人认为这些诗作中流露出的气息高贵而悠远,犹如古代宫殿的飘扬旗帜。

最后,诗人表示自己不需要过多琢磨诗作的技巧和手法,他更注重真情实感的表达。他说自己早晚会在明堂上朗诵这些雅致的作品,明堂象征着高雅的场所,表达了诗人对这些作品的珍视和推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杜甫等前辈诗人的追随和敬仰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高境界、追寻卓越文学成就的愿望。诗词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秋夜听捣衣》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 《黄致政挽诗二首》

    后学资模楷,先生久里居。两儿联玉筍,三命佩银鱼。米廪无重席,蓬山孰校书。如何遗此老,宰木遽萧疏。

  • 《子敬作诗已久不以见示忽出一卷共有四十字乃》

    乃有诗如此,清新思涌泉。夤缘尘外景,发露性中天。旧事惊陈迹,新功喜盛年。当流欹枕处,醒得困时眠。

  • 《城西别元九》

    城西三月三十日,别友辞春两恨多。帝里却归犹寂寞,通州独去又如何。

  • 《过楚道人舍》

    纷纷俗子俗到骨,对面有山那得看。不料楚髯能辨此,夜深月冷石阑干。

  • 《春秋赞》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