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想澄清,歊暑不敢毒。
以兹寿慈母,吾鼎愧半菽。
恨我如宛童,失此百围木。
豁然心光动,千里尚相烛。
李流谦(一一二三~一一七六),字无变,号澹斋,德阳(今属四川)人。良臣子。高宗绍兴中以父荫补将仕郎,授成都灵泉尉,秩满,调雅州教授。虞允文宣抚蜀,招置幕下。寻以荐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出通判潼州府。孝宗淳熙三年卒,年五十四。遗着由子廉榘编次爲《澹斋集》八十九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十八卷(其中诗八卷)。事见本集附录其兄益谦所撰《行状》及子廉榘《跋澹斋集后》。 李流谦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澹斋集》爲底本。另从《永乐大典》辑得集外诗一首,附于卷末。
《送刘文潜司业江西漕二首》是李流谦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初次作诗意欲澄清,夏日炎炎不敢猖狂。为了寿命长久的慈母,我深感惭愧如同半颗豆。遗憾自己像宛童一般,失去了这百围的木牌。突然间心中光芒闪动,即使千里之遥仍然相互照耀。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李流谦对家庭、亲情和自身的思考与感慨。诗人首先表达了自己创作这首诗的初衷,即希望通过诗歌来表明自己的真实意图和内心的清明。接着,诗人谦逊地形容自己,将自己与母亲的寿命进行对比,表示自己的渺小和惭愧。然后,诗人表达了对失去珍贵物品的遗憾与感慨,将自己比作失去百围木牌的宛童。最后,诗人突然产生了一种心灵的启示,感受到内心的光芒与动荡,并用这种启示来形容即使相隔千里,依然能够相互照耀。
赏析:
这首诗词虽然篇幅不长,但展现了李流谦深深的思考和感慨。诗人以平实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心灵的变化。诗中的对比和比喻手法,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而深入人心。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家庭亲情的思考,彰显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和道德观念。整首诗以惜别之情和对亲情的思念为主线,通过对内心世界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活、亲情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
这首诗词以其朴实而深入人心的语言,表达了对家庭、亲情和自身的思考与感慨,展示了李流谦才情的同时也折射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价值观。
一枕山城晓梦惊,了规啼破月斜明。只应知我倦游苦,故作不如归去声。
旅馆何年废,征夫此日过。途穷人自哭,春至鸟还歌。行路新知少,荒田古径多。池篁覆丹谷,坟树绕清波。日照蓬阴转,风微野气和。伤心不可去,回首怨如何。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朝携下枫浦,晚戴出烟艇。冒雪或平檐,听泉时仄顶。飙移霭然色,波乱危如影。不识九衢尘,终年居下泂.
一晴初已涉秋残,晴到深冬兴未阑。不雨临空聊尔湿,无霜元是盛哉寒。出乘气末群阴乱,归抱精风万物安。深省莫如坚坐是,还家毋更是蒲团。
关山秋尽雁随阳,雁去人闲不下堂。绝塞貒弓空抱月,孤城画角自吹霜。青天欲问云霄远,白发还惊岁月长。漫说安危浑注意,可从国手试温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