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马挑书束破裘,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莫道曾无截镫留。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送处道》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好友处道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意象,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友谊的珍贵。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上马挑书束破裘,
宦情薄处不宜秋。
二年拄笏山虽好,
十舍浣花江合流。
此处移文寻旧社,
尚因奇字忆方舟。
西川傥有东来雁,
莫道曾无截镫留。
诗词的赏析如下: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勾勒了离别的情景。诗人上马,挑着已破旧的裘袍,意味着他即将离开。他感慨地说,官场的压力使得他无法在这个淡薄的季节里安然享受秋天的宜人氛围。
诗中提到的“二年”指的是诗人在担任某个职位时的时间。他称赞了那里的山水景色,但他心中却充满了离别之情。他离开之后,他的心思会回到过去的社交圈子,因为那里有令他怀念的友人和交往。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思考。他说即使远在西川的地方有东方的候鸟回来,也不要说曾经没有离别的痕迹。这句话象征着友情的长久和重要性,即使时光流转,友谊仍然存在。
整首诗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隐含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思念和珍视。这首诗在朴素中透露着深情,让人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和友情的珍贵。
万壑奔流下,千山紫翠连。帆飞三峡雨,人入九秋天。客路浮云外,归心落日前。吾生犹未已,江汉是余年。
青松独受命,停雪待阳春。一遇樵人斧,同成朴樕薪。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枫叶白苹秋未老,晚风吹泛轻舶。青山沥沥水茫茫。情随流水远,恨逐暮山长。一点相思千点泪,眼前无限情伤,佳人犹自捧离觞。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