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

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
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
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
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类试院雨中制司送酒关子二首》是宋代诗人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年华逝去和岁月的忧愁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
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
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
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凄凉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岁增长所带来的忧愁之情。诗人在自然景物中投射出自己对人生的思索和无奈。

诗的开头"老去轻时节,忧来稔岁年"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情,他感叹年华的短暂和自己已经步入暮年,忧虑和忧伤随着岁月的积累变得更加丰富。

接下来的两句"黄花关上戍,青草渡头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岁月如梭中的变迁。黄花关、青草渡都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地点,戍守的边关和渡船的往来象征着世事无常和人生的起伏。

"望眼知谁属,归心只自怜"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身边人事的不确定和对归家的思念。作者望眼欲穿地寻找归属的依靠,却发现徒劳无功,只能自怜自艾。

最后两句"仅沾微禄在,未敢计良田"表明了作者的境遇和心态。他只能依赖微薄的俸禄维持生计,没有勇气去谋求更多的财富。这种自甘贫困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名利之事的超脱。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消逝和岁月流转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和命运无奈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人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忧伤和对名利功成的超然态度。这首诗词以其深邃的意境和凄凉的情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秣陵怀古(三首)》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 《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与厉玄同题)》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 《书意》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波暖龙舟泝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 《定风波(六·多景楼)》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 《次韵舒尉》

    故山渺寒江,抱此明月睡。烟蓑失春锄,万事同一喟。可人期不来,乃独以诗至。持觞聘梅花,我醉花亦醉。

  • 《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卷 桐花道人吴国良雪中》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