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北宋僧人、词人。字师利。安州(今湖北安陆)人。本姓张,名挥,仲殊为其法号。曾应进士科考试。生卒年不详。年轻时游荡不羁,几乎被妻子毒死,弃家为僧,先后寓居苏州承天寺、杭州宝月寺,因时常食蜜以解毒,人称蜜殊;或又用其俗名称他为僧挥。他与苏轼往来甚厚。徽宗崇宁年间自缢而死。
苏轼称仲殊“能文善诗及歌词,皆操笔立成,不点窜一字”(《稗海》本《志林》卷11)。其诗散见诸家笔记,如《京口怀古》、《润州》等诗,雄放而有情致,颇具唐人佳境。仲殊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词作方面。有些描写春情、别恨一类的作品。如〔诉衷情〕“涌金门外小瀛洲”、〔蝶恋花〕“开到杏花寒食近”等,被誉为“篇篇奇丽,字字清婉”(《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更多的词带有苏轼超迈横绝的作风,这在他登临怀古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显著,如〔金蕉叶〕“六朝遗恨连江表,都分付,倚楼吟啸”,〔定风波〕“山色入江流不尽,古今一梦莫思量”,都于壮丽空阔的景物描绘中寄寓历史的感慨,表现出超旷的胸襟。此外,如〔南柯子〕写“六和塔",〔柳梢青〕写"天涯"、“行人”,也都显得清新洒脱。所以苏轼说他“胸中无一毫发事”(《志林》卷11),“通脱无所着”(《东坡后集》卷一《破琴诗引》)。至于仲殊的一些吟咏花草的词,却既无寄托,又乏风韵。
仲殊有词1卷,名《宝月集》,早已失传。近人赵万里辑《宝月集》1卷共46首,断句七,《全宋词》据以收录时,有所增补。《全宋词补辑》又新补22首。
《定风波(六·多景楼)》是宋代文人仲殊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
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
天际几重山。
莺啼处,人倚画阑干。
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
花满过江船。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美丽的景色,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情的感慨。
诗的开头,"南徐好,多景在楼前"表达了作者对南徐地区美好景色的欣赏和赞美。南徐指的是江苏南部的地区,这里的景色优美,多种多样的美景展现在楼前。
接着,诗中提到了京口的寒食日和淮南的夕阳,这是在描述两地的特色景观。京口是镇江的别称,寒食日是清明节的前一天,人们会在这一天去扫墓祭祖。淮南则是指淮河以南的地区,夕阳下的景色给人以壮丽和辽阔的感觉。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更多的景色和情感。作者提到天空中的连绵山峦,表达了对自然山川的景色的赞美。莺鸟在某个地方啼叫,人们靠在画栏上享受着这美景,这里表达了宁静和愉悦的心情。
接下来,诗中描绘了西寨的烟雾在晴朗的天空下呈现出的颜色,以及东风吹过来减少夜晚的寒冷,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里呈现了季节的变迁和自然界的美妙。
最后一句"花满过江船"表达了江船上花朵盛开的景象,给人以繁荣和欢乐的感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南徐地区的美景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季节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吴姬来,吴船荡漾湖花开。隔堤迎笑欲飞举,不用少年多浆催。问君青春得几许,看取架上红玫瑰。
有此佳风月,溪上更复奇。山阴应接际,赤壁诵歌时。恨子不同载,写怀聊作诗。平生三五夕,咫尺又乖期。
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但有云山供送目,沈无尊酒亦开颜。吴宫雪伫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不恋明皇宠,归来镜水隅。道装汀鹤识,春醉钓人扶。逐朵云如吐,成行雁侣驱。兰亭名景在,踪迹未为孤。
独将诗教领诸生,但看青山不爱名。满院竹声堪愈疾,乱床花片足忘情。
禁里秋乐队似水清,林烟池影共离情。暂移黄阁只三载,却望紫垣都数程。满座清风天子送,随车甘雨郡人迎。绮霞阁上诗题在,从此还应有颂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