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四首》

从来醒醉不关渠,肯为篱边问所须。
冷笑渊明痴望眼,只堪把菊佩茱萸。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四首》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来醒醉不关渠,
肯为篱边问所须。
冷笑渊明痴望眼,
只堪把菊佩茱萸。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于渊明(指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的欣赏和思考。诗人认为自己不会因为醒酒而失去对诗词的热爱和追求,他愿意在篱笆边寻找并探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然而,他冷笑着看到渊明的痴迷和渴望,只能把菊花和茱萸这些寻常的物品作为自己的装饰。

赏析:
《九日四首》通过对渊明的描写,折射出了诗人对于自己创作与追求的思考。诗人以自我为中心,表达了自己对于诗词的坚持和对美的追求。他认为自己不会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失去对诗词的热爱,而是愿意在生活的细节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的动力。渊明被诗人冷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过于执着于某种特定的事物,而诗人则认为这种痴迷是可笑的。最后,诗人用菊花和茱萸作为自己的装饰,表达了他对于平凡事物的赞美,并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的心态。

这首诗词虽然短小精炼,但通过对于渊明的对比和自省,展示了诗人对于创作的坚持和诗意的追求。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 《从军诗三首丙申春二月入五羊三月十日抵雷阳》

    万壑奔流下,千山紫翠连。帆飞三峡雨,人入九秋天。客路浮云外,归心落日前。吾生犹未已,江汉是余年。

  • 《古意》

    青松独受命,停雪待阳春。一遇樵人斧,同成朴樕薪。

  • 《读史七首》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

  • 《临江仙(秋日有感)》

    枫叶白苹秋未老,晚风吹泛轻舶。青山沥沥水茫茫。情随流水远,恨逐暮山长。一点相思千点泪,眼前无限情伤,佳人犹自捧离觞。阳关休唱彻,唱彻断人肠。

  • 《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 《和李绅助教不赴看花》

    笑辞聘礼深坊住,门馆长闲似退居。太学官资清品秩,高人公事说经书。年华未是登朝晚,春色何因向酒疏。且看牡丹吟丽句,不知此外复何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