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九日四首》

昔人卧听门前酒,我亦坐看篱下花。
不是雨多门自掩,情知岁恶酒难赊。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九日四首》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九月的某一天,与过去的人相对比,借鉴他们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体验。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九月的某一天,往昔的人躺在门前倾听着雨声,而我则坐在篱笆旁观赏着花朵。雨水不多,门自然关上,我明白这是因为时节变迁,不能再享受过去的美好时光,就像我无法再买到花前的美酒一样困难。

这首诗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变迁的感慨。在过去的时代,人们可以静静地躺在门前,倾听雨声,享受宁静的时刻。而现在,一切都变得不同,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作者通过表达自己坐在篱笆旁观赏花朵的姿态,传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这首诗中的篱笆和花朵象征着生活中的美好和希望。篱笆作为一种界限,将内外空间分隔开来,同时也象征着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而花朵则代表着美丽和生命的脆弱。作者通过观赏花朵,表达了他对生活中瞬息即逝的美好瞬间的捕捉和珍视。

整首诗情感平和,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慨。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象,描绘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画面,引发读者对时间和生活的思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

  • 《秣陵怀古(三首)》

    秣陵风物近如何,兵后登临感慨多。云净石头秋嶂出,月明淮口莫潮过。离人暗滴青衫泪,商女空怀玉树歌。忽忆旧时骢马客,于今白发老山阿。

  • 《缑山月夜闻王子晋吹笙(与厉玄同题)》

    月满缑山夜,风传子晋笙。初闻盈谷远,渐听入云清。杳异人间曲,遥分鹤上情。孤鸾惊欲舞,万籁寂无声。此夕留烟驾,何时返玉京。唯愁音响绝,晓色出都城。

  • 《书意》

    一鸣辄斥不鸣烹,祸福元知未易评。湖海凄凉身跌宕,杯觞豪举笔纵横。敢希二顷成高卧,但愿诸公致太平。波暖龙舟泝清汴,道边扶杖眼犹明。

  • 《定风波(六·多景楼)》

    南徐好,多景在楼前。京口万家寒食日,淮南千里夕阳天。天际几重山。莺啼处,人倚画阑干。西寨烟深晴后色,东风春减夜来寒。花满过江船。

  • 《次韵舒尉》

    故山渺寒江,抱此明月睡。烟蓑失春锄,万事同一喟。可人期不来,乃独以诗至。持觞聘梅花,我醉花亦醉。

  • 《清平乐 题桐花道人卷 桐花道人吴国良雪中》

    留玉山中数日,今日始晴,相与同坐雪巢,以铜博山,焚古龙涎,酌雪水,烹藤茶,出万壑雷琴,听清癯生陈维允弹石泉流水调,道人复以碧玉箫作清平乐,虚室生白,尘影不动,清思不能已已。道人出所揣卷索和民瞻石先生所制清平乐词,予遂以紫玉池试想花烟,书以赠之,且邀座客郯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