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食突不黔,马上肉消髀。
所得知几何,此生亦茅靡。
何如丰岩公,一室万缘止。
竹林能清幽,岩窦富奇伟。
关门寂无人,烧香坐隐几。
今年忽猿惊,杖屦数百里。
持此凝宴坐,老师一启齿。
我岂死灰如,春风吹不起。
请君看九渊,止水即一洗。
邓肃(一○九一~一一三二),初字至宏,改德恭(《默堂集》卷二○《郑德恭字序》),号栟榈,南剑州沙县(今属福建)人。师事李纲,入太学。徽宗宣和元年(一一一九)作诗讽谏花石纲,诏放归(《宋史》卷二二《徽宗四》)。钦宗嗣位,授鸿胪寺主簿。尝诣金营,留五十日而还。金人立张邦昌,奔赴南京。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守右正言(《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五),不三月凡抗二十疏。会李纲罢相,上疏争之,忤执政,送吏部。绍兴元年(一一三一)主管江州太平观。二年,避寇福唐,以疾卒,年四十二(明万历《栟榈先生文集》附录《栟榈先生墓表》)。有《栟榈集》二十五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六卷)。《宋史》卷三七五有传。 邓肃诗,以明正德罗珊刻《栟榈先生文集》(藏北京图书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刻本(十二卷、附录一卷,残存卷一至七以及附录,简称万历本,藏北京图书馆)、清道光刻本(简称道光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五一《栟榈诗集》(简称诗集),并酌校清曹琰抄本(简称曹抄,藏北京图书馆)等。底本文字漫漶处,则径据万历本补足。
《宴坐轩》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在宴坐轩中的思考和感悟。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客人的食物突然不再丰盛,马上供应的肉消失得差不多了。所得到的东西有多少呢?这一生也就是一片茅草而已。不如丰岩公,他一室之内却有万千缘由。竹林能够带来清幽的感觉,岩窟则富有奇特和伟大的气息。关上门后,寂静无人,只有烧香的人坐在幽静的角落。今年突然听到猿猴的惊叫声,我拿着拐杖和穿着草履走了数百里。带着这些感悟坐在宴坐轩上,老师一开口就有了这样的启示。我怎么可能像死灰一样,被春风吹不起来呢?请你看看九渊深处的止水,它就像一次洗礼。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描写展示了邓肃深刻的思考和哲理观察。通过描绘客人的食物突然减少、自然景观的寂静和猿猴的叫声等细节,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领悟。
诗词中的"丰岩公"指的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他以其广博的学识和深邃的思想而闻名,被邓肃用来对比自己的平凡。竹林和岩窟则象征着清幽和奇特伟大的境地,与作者在宴坐轩中的思考和感悟形成对比。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为背景,通过对比和描写,传达了对人生平凡与伟大、短暂与永恒的思考。作者从生活中的细节出发,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呼唤着读者去关注并珍惜当下的一切。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