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晚步独至西三首》

睡起方床日未斜,旋移屐齿破晴沙。
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

作者介绍

李弥逊(一○八九~一一五三),字似之,号筠溪居士,又号普现居士,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调单州司户。政和四年(一一一四)除国朝会要所检阅文字。八年,擢起居郎,因上封事剀切,贬知卢山县。宣和七年(一一二五),知冀州。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召爲卫尉少卿,出知端州。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除淮南路转运副使。绍兴二年(一一三二),知饶州。五年,知吉州。七年,迁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八年,试户部侍郎。九年,因反对议和忤秦桧,出知漳州。十年奉祠,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二十三年卒。有《筠溪集》二十四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又《甘露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二八),已佚。《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李弥逊诗,以丁氏八千卷楼藏李鹿山原藏《竹谿先生文集》爲底本(藏南京图书馆)。参校朱彝尊藏明钞本(简称明本,藏上海图书馆)、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筠溪集》(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晚步独至西三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睡醒时日尚未下山,我穿过晴朗的沙地。站在石栏杆旁独自停留,数着归巢的鸟儿。高耸的树上,无风而落的柿花。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傍晚时分独自散步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感受。诗中的景物描绘和细节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人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自然的场景,传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寂静而美丽的傍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对细节的关注。诗中的"睡起方床日未斜"一句,抓住了傍晚时分的特点,以醒目的方式揭示了时间的流逝。"旋移屐齿破晴沙"一句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行走时的声音和破晴沙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石栏独立数归鸟,高树无风落柿花"则通过对细节的描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景物的观察。石栏独立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停下来的情景,而数归鸟则传达了归巢的安宁与和谐。高树无风而落的柿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自然界中微妙的景象,给人以静谧和美好的感受。

整首诗以平实、自然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美丽的傍晚景色,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描写,传递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其简洁、自然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受。

  • 《岁晏》

    岁晏甘离索,山扉午不开。冻蜂粘病菊,饥雀啄疏梅。美睡抛书册,清斋远酒杯。殷勤谢尘客,无事莫频来。

  • 《台城》

    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 《妇女之孝二十首·北宫女》

    妾身期不嫁,至老养双亲。何意赵威后,殷勤问使人。

  • 《杂诗三首》

    延陵有长剑,宝若千金璧。闭匣泣风雨,开匣干星日。骏马与名都,罗列终不易。服之适异土,见谓铅刀质。徐君亦何为,神襟独尔识。欲色在不言,心许成莫逆。如何历聘归,墓门已有棘。含意竟未伸,涕下空沾臆。宰木集晨风,可以悬三尺。寸心苟不渝,是物何足惜。驱马去郊原,弃置

  • 《如梦令》

    水之法,乃神仙术也。其香着人不灭,名曰芗林秋露。李长吉诗亦云:“山头老桂吹古香。”戏作二阕,以贻好事者二之一欲问芗林秋露。来自广寒深处。海上说蔷薇,何似桂华风度。高古。高古。不著世间尘污。

  • 《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萧浣)》

    遥作时多难,先令祸有源。初惊逐客议,旋骇党人冤。密侍荣方入,司刑望愈尊。皆因优诏用,实有谏书存。苦雾三辰没,穷阴四塞昏。虎威狐更假,隼击鸟逾喧。徒欲心存阙,终遭耳属垣。遗音和蜀魄,易箦对巴猿。有女悲初寡,无男泣过门。朝争屈原草,庙馁莫敖魂。迥阁伤神峻,长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