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半月从游乐,别去知君剩有诗。
相望置邮三舍便,幸能时寄慰相思。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次魏知元韵三首》是宋代诗人陈造创作的作品。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城半月从游乐,
别去知君剩有诗。
相望置邮三舍便,
幸能时寄慰相思。
诗意:
这首诗以江城的景色和离别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诗人在江城游玩时,半圆的月亮映照在江水上,使他心情愉悦。然而,当他意识到要与知己分别时,他内心充满了离愁别绪。诗人希望可以通过写诗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思念之情。他希望对方能够收到他寄去的信件,以便能够时刻慰藉彼此的相思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情感。通过对江城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在游乐中的愉悦心情,但随后出现的别离情节使整首诗的情感转向忧伤。诗人通过运用"知君"和"相思"等词语,表达了他对知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相望置邮三舍便,幸能时寄慰相思"表达了诗人寄托思念之情的愿望,希望通过书信的交流能够慰藉彼此的相思之苦。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思念之情,让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明确的情感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别绪和对知己的深情厚意。它以离别为线索,以江城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知己的思念和希望能够通过书信传达情感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人们在离别时常常会有的情感体验,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共鸣力。
偶来溪上纵闲吟,泉石深藏便有心。莫拟他年访幽迹,白云青嶂更难寻。
岭外山川最,天涯草木芬。曾经五月狩,俱被一琴薰。韶石静张乐,舜峰高山云。真同适鲁见,何异在齐闻。
卧病江东久,饥驱强作官。年丰双雪鬓,心事一蒲团。帘影垂昼寂,竹阴生夏寒。无人知老子,於此有馀欢。
延年有妹颜如花,十四选入君王家。翡翠结帘玉镂床,君王一时无暂忘。朝朝出入芙蓉殿,莫道妾身出微贱。妾生未久身入泉,上天何不与妾年。君王爱妾言不死,逐夜宫中唤方士。
吾家五世十三人,况撷舟枝撼月轮。庆历贤科开后裔,隆兴儒业继前尘。泥金帖报家庭喜,烧尾筵张帝里春。从此传蔗应未艾,桂香应已袭天伦。
禅老家风古少林,道场遗迹蔽烟岑。山遮石脚斜阳早,云碍钟声出谷深。只履度关天杳杳,九年面壁海沉沉。欲知苗裔能传法,柏树犹明圣主心。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