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从师友间,雅意效一得。
中年弹尘冠,欲起复回惑。
初无辅是具,吾责良易塞。
即今禹绍舜,群俊萃王国。
陈造(一一三三~一二○三),字唐卿,高邮(今属江苏)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太平州繁昌尉。歷平江府教授,知明州定海县,通判房州并权知州事。房州秩满,爲浙西路安抚司参议,改淮南西路安抚司参议。自以转辗州县幕僚,无补于世,置江湖乃宜,遂自号江湖长翁。宁宗嘉泰三年卒,年七十一。有《江湖长翁文集》四十卷,由子师文刊刻行世,陆游爲之序,已佚。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仁和李之藻获抄本,与秦观集同刊于高邮。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元申屠駉《宋故淮南夫子陈公墓志铭》。 陈造诗,以明李之藻刊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诗集外的作品另编一卷。
诗词:《和陶渊明二十首》
朝代:宋代
作者:陈造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陈造所作的《和陶渊明二十首》之一。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陶渊明的敬仰和追求的心境。
诗中描述了诗人年轻时没有得到良师益友的指导,但他仍然以自己的雅致的意趣追求学问。进入中年后,他戴上了尘冠,意味着他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对于自己的理想和初衷开始感到迷茫。
诗人承认自己起初没有足够的才智和才具,但他认为责任和成就是可以通过努力而实现的。他提到了禹、舜这两位传说中的圣君,以及其他众多杰出的人物,暗示自己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在世间做出一番成就。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追求学问和理想的渴望,以及在人生中面临困惑和挑战时坚持追求的决心。它也传达了一种向往和崇高的情感,表现出诗人对于陶渊明及其他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挣扎,表达了对于道德和智慧的向往,以及对于伟大人物的敬重。通过抒发自己的心声,诗人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钱唐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乌鹊一声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谁家。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