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视河惬山》

闻昔兹山运土成,喜情比屋与连营。
可怜事出三王后,不得亲逢伯禹名。
邻国一朝罹暴水,相君先虑护严城。
他时人说公来日,应记初更月旦评。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依韵奉和司徒侍中视河惬山》是宋代诗人强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听说古时这座山垒土筑成,
欢喜之情比得上房屋与军营。
可怜事情发生在三王之后,
未曾亲见伯禹这位名臣。
邻国一旦遭受洪水灾害,
相君首先担心保护城池。
再过些时日人们会说起公来,
应当记住初更月朔那天的评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景物和历史事件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之情。首先,作者以山垒土的修建来比喻古代的工程建设,表达了对古代文明成就的敬佩。其次,他提到了三王时期和伯禹这位传说中的治水名臣,暗示着古代历史中的伟大人物与伟大事迹。然而,作者未能亲眼见到这些伟大的人物,只能依靠传闻和历史记载来了解他们的事迹,表达了对未能亲身经历历史的遗憾和思索。

接下来,作者描绘了邻国遭受洪水灾害的情景,强调了相君对护城的关切和忧虑。这种表达既是对邻国困境的同情,也是对君主的责任感和担当的赞美。

最后,作者暗示了未来的人们将会谈论起公来,这里的“公”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对伟大人物的称赞。他提到了初更月朔那天的评价,表示对自己或伟大人物的成就和评价的重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通过对古代和当下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伟大人物的景仰之情。同时,诗人对邻国遭受灾难的关切以及对自身或伟大人物的期望也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和责任感。

  • 《野庙》

    野庙荒芜倒掩扉,寂寥香火客来稀。年年归燕相看觑,空滴春泥损画衣。

  • 《挽杨真州母夫人二首》

    祥烟霁日丽重闱,尚记升堂拜母时。楚楚宾朋环绮席,翩翩仙子奉瑶卮。五花天上疏恩宠,九秩人间仰寿祺。盛事只今难彷佛,送车千乘拥灵輀。

  • 《寄赠陈越兼简臧奎》

    君游帝里共喧喧,我向溪边独悄然。工部声华穷委地,翰林风骨醉看天。朱门想少投封状,两制应多借盛编。佇听彤庭呈试罢,龙头相让一人前。

  • 《绝句》

    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孤坐正愁绪,湖南谁捣衣。

  • 《招贾秘书》

    不见贾夫子,病怀何得陈。呻吟一春了,物色九秋新。闲花翳栏槛,秀气浮衣巾。笑言约中浣,鸡黍供萧晨。

  • 《陶朱公庙》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