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一传舍,日月两征轮。
邂逅逢馀闰,连绵送晚春。
巢边迎燕熟,枝上数花频。
渐暖茅檐日,吾将理葛巾。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闰月晦日》是宋代诗人强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乾坤一传舍,日月两征轮。
邂逅逢馀闰,连绵送晚春。
巢边迎燕熟,枝上数花频。
渐暖茅檐日,吾将理葛巾。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闰月晦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变化的感慨。诗中用乾坤、日月、闰月等象征性的词语,表达了时间的转动和岁月的推移。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物,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活的思考。
赏析:
《闰月晦日》以丰富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展示了诗人对时间和自然的深刻感悟。首两句“乾坤一传舍,日月两征轮”,通过运用乾坤、日月的形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的运行。接着,“邂逅逢馀闰,连绵送晚春”,诗人运用“邂逅”来形容闰月的到来,抓住了时间中的特殊时刻,将这一时刻与春天联系在一起,传递出对春天的期待。
接下来的两句“巢边迎燕熟,枝上数花频”,通过描绘巢边的燕子和枝上的花朵,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盎然的景象。最后两句“渐暖茅檐日,吾将理葛巾”,诗人表达了对温暖阳光的期待,并以理葛巾的形象,体现了对自己生活的整理和调整。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化的思考。通过对于闰月晦日的观察,诗人展现了对春天和温暖的期待,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的思考和调整。整首诗词意境优美,语言简练,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
望朝斋戒是寻常,静启金根第几章。竹叶饮为甘露色,莲花鲊作肉芝香。松膏背日凝云磴,丹粉经年染石床。剩欲与君终此志,顽仙唯恐鬓成霜。
妙处和春莫遣知,晚尊随柳逐花移。落花绣地春深日,翠柳篵空月上时。
我闻方外士,见面照人明。笔幻岁寒友,琴弹太古声。侯门知遇重,真馆笑谈清。茗碗聊相对,清风两腋生。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弦索懒拈缩纤手,龙涎犹嚼口脂香。
茂林新幄翠重重,犹有残花掩映红。庭馆渐虚容散涉,时攀园果作狙公。
王孙气习窭儒生,壮士襟期老典刑。疾俗如仇几扫迹,贪书若癖至忘形。风云未会心先冷,水石无游眼不醒。独据清高天所忌,吟边分我小鸥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