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开元寺仁王院见丛竹偶书》

一别琅玕数亩阴,七年飞梦绕家林。
北僧好事犹能种,偶向尘埃洒寸心。

作者介绍

强至(一○二二~一○七六),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一○四六)进士,除泗州司理参军,歷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韩琦判永兴军,辟爲主管机宜文字,辗转在韩幕府六年。神宗熙宁五年(一○七二),召判户部勾院,迁群牧判官。九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卒,年五十五。其子浚明集其所遗诗文爲《祠部集》四十卷,曾巩爲之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韩忠献遗事》一卷。《咸淳临安志》卷六六、清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强志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参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简称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简称同治本)。另辑得集外诗四首,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开元寺仁王院见丛竹偶书》是宋代诗人强至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开元寺仁王院看到一丛竹子上的偶书,引发了他对禅宗思想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琅玕”指的是一种珍贵的玉石,作者将其与竹子相对比,表达了竹子的清雅和宁静。这丛竹子生长在数亩的荫蔽之下,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作者用“飞梦绕家林”形容他在离开家乡七年后的回忆和思念,这种情感在他心中环绕不去。

诗中还提到了北方的僧人,在尘埃满地的世俗之中,仍能从事种植竹子这样的善事,表现出他们对自然和悟道的追求。作者在这种寻求超脱的心境下,偶然看到了竹子上的偶书,这让他感到非常震撼。这种偶然的遭遇使得作者的内心深深受触动,他将自己的心灵与尘埃洒落在竹子上的字迹相比,表达了对佛法和禅宗的向往和渴求。

整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通过描写竹子和偶书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对内心净化的追求。作者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意义和超脱境界的思考,展示了宋代诗人对禅宗文化的关注和追求。

  • 《赋洪景伯新创清閟堂》

    向来杂芜秽,今忽快心目。堂成风尘表,巧枕龙顾麓。主人喜高节,此君出幽谷。我梢舞翠凤,烟霏度寒玉。挺然霜雪操,下笑桃李俗。窗户回繁阴,书帙荫新绿。萧骚蕴胜致,日日意自足。况闻政事余,清集忘窘束。真有文字乐,厌饫三万轴。却恐乐未央,遄归紫泥促。

  • 《句》

    风涛秋渡阙,烟雨晚村孤。

  • 《临江仙·西湖春泛》

    堤曲朱墙近远,山明碧瓦高低。好风二十四花期。骄总穿柳去,文艗挟春飞。箫鼓晴雷殷殷,笑歌香雾霏霏,间情不受酒禁持。断肠无立处,斜日欲归时。

  • 《牛》

    日出东篱黄雀惊,雪销春动草芽生。土坡平慢陂田阔,横载童儿带犊行。

  • 《和袭美江南书情二十韵寄秘阁韦校书贻之商洛…次韵》

    我志如鱼乐,君词称凤衔。暂来从露冕,何事买云岩。水石应容病,松篁未听谗。罐香松蠹腻,山信药苗缄。爱鹭欹危立,思猿矍铄獑。谢才偏许脁,阮放最怜咸。大乐宁忘缶,奇工肯顾瑊.客愁迷旧隐,鹰健想秋毚。砚缺犹慵琢,文繁却要芟。雨馀幽沼净,霞散远峰巉.洗笔烟成段,培花土

  • 《西楼》

    高阁一长望,故园何日归。烟尘拥函谷,秋雁过来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