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駸駸抹旧痕,儿童乘浪戏青云。
去如跳鲤忽惊散,来似游凫还作群。
郑獬(一○二二~一○七二),字毅夫,一作义夫,纾子。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仁宗皇祐五年(一○五三)进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一七四)。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英宗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神宗熙宁元年(一○六八),拜翰林学士(《宋会要辑稿》仪制三之三四),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三年,徙青州(《干道临安志》卷三)。因反对青苗法,乞宫祠,提举鸿庆宫。五年卒(《续资治通鑑长编》卷二三八),年五十一。有《郧溪集》五十卷。原本久佚,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宋文鑑》、《两宋名贤小集》中辑爲二十八卷,其中诗六卷。《东都事略》卷七六、《宋史》卷三二一有传。 郑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民国卢靖辑《湖北先正遗书》所收《郧溪集》(蒲圻张国淦据京师图书馆所钞库本刊刻,简称张本,张本所附校勘记称张本校)、《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三三《幻云居诗稿》等。又自《舆地纪胜》、《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集外诗,编爲第七卷。
《水浅舟滞解闷十绝》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水面的景象,以及其中孩童的嬉戏。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春水駸駸抹旧痕,
儿童乘浪戏青云。
去如跳鲤忽惊散,
来似游凫还作群。
译文:
春天的水面波光粼粼,轻轻润去了昔日的痕迹,
孩童们乘着波浪嬉戏,仿佛在蓝天白云中飞舞。
它们离去的时候像跃动的鲤鱼,突然间受到惊吓而四散逃离,
而它们归来时则像游荡的野鸭,又聚成了一群。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春天的水面景象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孩童们在水中玩耍的情景。诗人运用了押韵的节奏和平衡的结构,使诗句流畅自然,富有韵律感。
诗中的“春水駸駸抹旧痕”描绘了水面上波光闪烁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推移,旧的痕迹被柔和的春水抹去了,给人以新的感受。
孩童们“乘浪戏青云”,形象地表达了他们在水中嬉戏的欢乐场景,仿佛他们在水面上驾着浪花,畅游在蔚蓝的天空中。
诗中的“跳鲤”和“游凫”是对孩童们离去和归来的形象化描写。孩童们离去时像跃动的鲤鱼,突然间受到惊吓而四散逃离,而他们归来时则像游荡的野鸭,再次聚集在一起。这种形象化的描写增添了诗意的层次和生动性。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水面上孩童嬉戏的场景,展现了春天的欢乐与活力。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孩童行为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童真的追求。整首诗以轻快的节奏和鲜明的形象,给人以愉悦和畅快的感受,展现了宋代诗歌清新明快的特点。
湖堤楼阁剧蜂房,楼上争看湖上航。万柄芙蓉清冉冉,临风新折麝脐香。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
文湖州笔欠坡诗,便面潇潇雨一枝。暑汗轻摇骨□□,□间谁识庾元规。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苏公早闻道,文章乃其戏。乳泉出重海,作赋聊记异。玉池咽中夜,挈瓶非小智。气者水之生,此语可深味。
暮色入江郊,霜风两鬓毛。笛声吹月落,诗兴挟秋高。谢约南柯蚁,留连左手螯。孤灯竹窗底,危坐一歌骚。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