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江湖上,晚来方得风。
挂帆谁共快,到岸偶相逢。
可是过从旧,都缘臭味同。
长亭一樽茗,亲厚意何穷。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太湖呈邵公晋沈元吉》
半月江湖上,晚来方得风。
挂帆谁共快,到岸偶相逢。
可是过从旧,都缘臭味同。
长亭一樽茗,亲厚意何穷。
中文译文:
在太湖的湖面上,月亮已经过了一半,夜晚才吹起了风。
挂着帆的船谁与我共同享受这快感,到了岸边我们偶然相遇。
也许是过去的交往使我们相知相识,都因为共同的兴趣而结缘。
在这长亭里,一杯热茶,亲密的情谊是无穷无尽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作品,通过描绘太湖上的景色和交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的兴趣。
首先,诗人描绘了太湖半月的美景,暗示时间已经过了一半,夜晚的风才开始吹拂,给人一种宁静和温暖的感觉。这种温暖的氛围也体现在后面的内容中。
诗人与友人一同乘船,享受着船行的快感,到了岸边却偶然相遇。这里的“偶相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意外喜悦,暗示他们之间的缘分和默契。
接下来的两句诗“可是过从旧,都缘臭味同”,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交情。他们在过去的交往中产生了深刻的了解和共鸣,而这种了解和共鸣正是他们相遇的原因。
最后两句诗“长亭一樽茗,亲厚意何穷”,通过描绘一幅在长亭上共享茶饮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情谊的赞美。茶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亲密和友谊,而在这个场景中,茶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两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和无尽的意义。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默契。通过描绘太湖的美景和交流的场景,诗人将友情的温暖和珍贵展现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共鸣和感动。
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閒。
十年三退卧吾庐,解组归来始定居。数亩家园荒杞菊,一池秋水拂龟鱼。临花对月难忘酒,咏古怀贤不废书。更欲两忘真俗累,逍遥常御白牛车。
忆昔儿时衣百花,阿母扶我上戏车。两岁读书未离乳,书罢寻乳犹归家。年方十三失阿保,弱冠慈母仙去早。只今堂上独灵椿,念及庭萱怨露草。夜来忽梦如儿年,阿保携抱慈母怜。人生安得常童颠,只作婴儿啼母前。
念昔幽居久,幽怀剧岁残。茅亭因雪过,沙渚与鸥寒。暂喜凉尘息,将愁秦树单。六花如结子,孤客鬓边看。
仙人去已久,我来经南山。丹灶今已没,白云长自闲。风吹桂枝绿,雨落桃花斑。空传负薪句,沽酒何时还。
忍置一茅舍,空闲丛竹傍。限归憎月闰,乞梦愿更长。草合深埋径,苔知自过墙。还怜挂瓢树,到日叶俱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