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书源上人壁》

丹枫黄槲壮秋容,诘曲僧房一径通。
塔似道人飞白笔,开窗还见倚晴空。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书源上人壁》是宋代王之道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秋天丹枫和黄槲的美丽景色,以及一条通向僧房的弯曲小径。诗中还描绘了一座塔,宛如一位道士飞舞着白色的毛笔,打开窗户可以看到依靠着晴朗的天空。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主题,通过描绘秋天的丹枫和黄槲,展示了秋季的壮丽景色。丹枫和黄槲是秋季的代表性植物,它们的色彩鲜艳,使整个秋天充满了热烈和丰收的气息。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和喜悦之情。

诗中提到的僧房和小径,给人一种宁静和幽雅的感觉。僧房位于僻静的地方,小径蜿蜒曲折,似乎通向一个隐秘的世界。这种幽静的环境和通往僧房的小径,给人一种追求内心宁静与冥想的感觉。

诗中的塔被描述成一位道士,手持飞舞的白色毛笔。这种比喻使得塔的形象更具生动感和灵性。开窗可以看到晴朗的天空,意味着塔位于一个开阔的位置,能够与自然相融合,感受到清新的空气和广阔的视野。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僧房为主线,表达了对秋天美丽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宁静和内心的追求。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隐居者的生活,诗人传达了对自然美和心灵宁静的向往,引发读者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思考和共鸣。

  • 《句》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澜。

  • 《送进士许棠下第东归》

    长安那不住,西笑又东行。若以贫无计,何因事有成。云峰天外出,江色草中明。谩忝相于分,吾言世甚轻。

  • 《寒山持经拾得手接》

    手持经卷,付与同伦。已所不欲,勿施於人。

  • 《秋霁(云麓园长桥)》

    一水盈盈,汉影隔游尘,净洗寒绿。秋沐平烟,日回西照,乍惊饮虹天北。彩阑翠馥。锦云直下花成屋。试纵目。空际、醉乘风露跨黄鹄。追想缥缈,钓雪松江,恍然烟蓑,秋梦重续。问何如、临池脍玉,扁舟空舣洞庭宿。也胜饮湘然楚竹。夜久人悄,玉妃唤月归来,桂笙声里,水宫六六。

  • 《戏题檐间蜘蛛》

    屋角篱尖竹树阴,可怜用尽许机心。凝身不动如无物,顿网轻摇试有禽。丝贯日华明五色,戏随风舞忽千寻。看渠经纬来还去,忘却摧隤立不禁。

  • 《隰州新驿》

    盛德已图形,胡为忽构兵。燎原虽自及,诛乱不无名。掷鼠须防误,连鸡莫惮惊。本期将系虏,末策但婴城。肘腋人情变,朝廷物论生。果闻荒谷缢,旋睹藁街烹。帝怒今方息,时危喜暂清。始终俱以此,天意甚分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