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秋日游南汰二首》

松篁团野色,葭薍接江氛。
芳菊开新雨,晴天扫片云。
村醪过寺共,风袂转山分。
邂逅梅夫子,清谈得致勤。

作者介绍

王之道(一○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自号相山居士,无爲(今属安徽)人。与兄之义、弟之深同河徽宗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第,因对策极言联金伐辽之非,抑置下列。钦宗靖康初调和州歷阳县丞,摄鸟江令,以奉亲罢。金兵南侵,率乡人退保胡避山。镇抚使赵霖命摄无爲军,朝命爲镇抚司参谋官。高宗绍兴间通判滁州,因上疏反对和议忤秦桧,责监南雄州溪堂镇盐税,会赦不果行,居相山近二十年。秦桧死后,起知信阳军,歷提举湖北常平茶盐、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孝宗干道五年卒,年七十七。有《相山集》三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二十六卷、《宋史·艺文志》作二十五卷),己佚。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五卷。事见本集卷三○附录宋尤袤《故太师王公神道碑》。 王之道诗,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秋日游南汰二首》是宋代王之道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秋日游玩的景象为主题,通过丰富的自然景物描写和对人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诗词中的松篁、葭薍、芳菊、晴天、云等自然景物,展现了秋日的静谧和美丽。"松篁团野色"形容了松树和竹林相互交错的景象,葭薍接江氛"则描绘了江边芦苇的茂盛。"芳菊开新雨"表达了秋雨之后,芳菊盛开的景象,给人以清新的感受。晴天扫片云"则形容了秋日的天空万里无云,使得景色更加明朗。

诗中还提及了村醪、寺和风袂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村醪过寺共"传递了村民和寺庙共享村醪的情景,展现了人们的互助和共享精神。"风袂转山分"描绘了风吹拂着衣袂,轻轻拂过山间的景象,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最后,诗中提到了“梅夫子",表示诗人遇到了一位有学识的人,展开了一场清谈,得到了深刻的交流。这部分描写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在秋日游玩中所感受到的美和思考。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给人以宁静、舒适和温暖的感受。

  • 《西江月》

    翠岭游仙梦破,暖香残酒醒时。子规啼月下花枝。日涌山光照市。柳拂眉间黛色,桃匀脸上胭脂。凄凄芳草路无泥。脉脉归心似醉。

  • 《寓言》

    梦里依稀若在傍,安知觉后忽他乡。裁成出戌衣封去,挑就回纹锦寄将。多谢旧官留破镜,半为荡子守空房。偶逢女伴悲酸叹,不似披缁意味长。

  •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 《黎州安抚赵挽诗》

    不为软语混光尘,独把刚肠敌世纷。读史功夫头没膝,疾时风论齿穿龈。慈乌反哺终违志,断雁辞行不作群。犹有宁馨传素业,为求佳传贲丘坟。

  • 《至香山寺报秀叔》

    家近心还速,川长马易疲。望山孤寺出,渡水夕阳迟。来向来间宿,归须月上时。只应庭际鹊,已报汝先知。

  • 《辛巳至日》

    六年泽国逢长至,愁坐西堂日影移。不见早梅宁对酒,为怜初雪漫题诗。寒深关塞銮舆远,岁暮江城鼓角悲。歧路薄游虚窃禄,晚云鸣雁益凄其。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