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
臯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丙子正月十有三,挝鞞伐鼓下江南。
臯亭山上青烟起,宰执相看似醉酣。
诗意:
这是一首描绘江南春日景色的诗词。诗人描述了正月十三日的美景,以及在臯亭山上欣赏景色的宰执相(指高官显贵)们的愉悦和陶醉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江南春日的美景,给人以清新、宜人的感受。首两句“挝鞞伐鼓下江南”,通过鞞和鼓的声音,描绘了春天的喜庆氛围。接着,“臯亭山上青烟起”,以婉约的笔触勾勒出山上青烟袅袅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山水与烟云的交融之美。最后一句“宰执相看似醉酣”,通过宰执相们的表情和举止,展现了他们对这美景的欣赏之情,仿佛陶醉其中。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江南春天的自然风光和人们的愉悦心情。汪元量以简短的语言,将美景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快乐。此诗展现了汪元量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揉香嗅蕊朝还暮。无端却被西风误。底死欲留伊。金尘蔌蔌飞。茂陵头已白。新聘谁相得。耐久莫相思。年年秋与期。
竟日小桃园,休寒亦未暄。坐莺当酒重,送客出墙繁。啼久艳粉薄,舞多香雪翻。犹怜未圆月,先出照黄昏。
暝色满西山,将军猎骑还。隔河见烽火,骄虏夜临关。
人随社节去匆匆。此恨几时穷。阳台寂寞,巫山凄惨,云雨成空。芭蕉密处窗儿下,冷落旧香中。黄昏静也,蛩声满院,明月清风。
建阳则有王,桐城则有孟。王酝清而淳,孟盎和而劲。一酌适我情,再酌养我性。充腹皆阳和,阴慝不得并。或隔千里遥,或馀百里径。水陆有远近,非好遂无胫。苟不遇益友,吾瓶讵能罄。
已讶松生市,更将湖入城。如何造物者,百巧供先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