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题石井二首》

道经兰若偶停鞭,客裹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梦魂翻愤醒心泉。

作者介绍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题石井二首》是宋代刘子翚所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石井边的一番景象和思绪。

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需要透过中文译文来表达:

诗词的中文译文:
道经兰若偶停鞭,
客裹逢幽意惘然。
一把绿萝蒙石窦,
梦魂翻愤醒心泉。

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篇写道:“道经兰若偶停鞭”,意指行走在兰若之路上的道士不期而遇,停下马鞭。这里的兰若是指兰若放生池,寓意着清净和慈悲。客人在这里遇到了一种幽深的意境,使他感到迷茫和困惑。

接着,诗中出现了“一把绿萝蒙石窦”的描写,绿萝指的是一种蔓生的植物,蒙在石窦上,形成了一种幽静的景象。这里的石窦可以被视为隐喻,代表着作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沉思之地。

最后两句“梦魂翻愤醒心泉”表达了作者的内心起伏。梦魂翻动,愤怒和沉闷的情绪油然而生。而“心泉”则象征着内心的喷涌和觉醒。

整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石井边所经历的一系列情感起伏和思考。通过对于兰若、绿萝和心泉的运用,作者将自己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自然景物相结合,以表达出一种沉静和思索的境界。

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心境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意义、内心追求的思考和迷惘。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的交融,同时也可以自由地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共鸣和思索。

  • 《出塞门》

    步步经戎虏,防兵不离身。山多曾战处,路断野行人。暴雨声同瀑,奔沙势异尘。片时怀万虑,白发数茎新。

  • 《沖虚侍宸王文卿像赞》

    醉持铁尺叫风雷,玉帝纶言召两回。到得人间无鬼蜮,依然长啸入西台。

  • 《缘识》

    重阳佳节菊花贵,婀娜如金叶青翠。傍篱傍落一婆娑,发在秋天为祥瑞。引步登高甚奇见,想此仪形植霄汉。恣情采折手中叉,满袖冠簪香不散。日飞黄鸟何老讶,看取丛丛光台榭。愿细观瞻向眼前,含珠露色应无价。好是侵晨半开坼,风摇去住还难得。清霜示布转白云,喜亦非常意南北。

  • 《题武夷》

    说尽东南第一峰,武夷端与画图同。幔亭烟带凌霄紫,玉女霜花照水红。渔父欹残溪涧冷,仙人蜕久洞岩空。飞尘马足何时已,安得诛茅深翠中。

  • 《湘南曲》

    虞帝南游不复还,翠蛾幽怨水云间。昨夜月明湘浦宿,闺中珂珮度空山。

  • 《武昌怀古》

    极目平芜送落晖,六朝征战尚依稀。风生战舸周郎过,月落南楼庾老归。秋塞戌閒番马病,春江流下蜀鱼肥。神州北望知何处,父老犹能话岳飞。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