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来潮信暂相留,满耳惊涛愁复愁。
月殿不知何处在,锦帆摇曳到扬州。
汪元量,字大有,号水云,晚号楚狂(《湖山类稿》卷三《夷山醉歌》),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一二八八)出家爲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着《湖山类稿》十三卷、《汪水云诗》四卷、《水云词》二卷等(《千顷堂书目》卷二九、三二),已佚。今存刘辰翁批点《湖山类稿》五卷;清钱谦益据云间钞诗旧册辑成《水云集》一卷;今人孔凡礼增辑爲《增订湖山类稿》五卷。《南宋书》卷六二有传。 汪元量诗,第一至五卷以清干隆鲍廷博知不足斋刻《湖山类稿》、《水云集》爲底本,删去后者重出之诗。参校清吴翌凤抄本(有清顾至、黄丕烈跋,简称顾本,藏北京图书馆)、明末抄本《汪水云诗抄》一卷(有清毛扆校跋,简称毛本,藏北京图书馆)以及《诗渊》引诗等。另从《永乐大典》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六卷。
《湖州歌九十八首》是宋代诗人汪元量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晨曦破晓,潮水信号暂时停留,耳中充满惊涛声,愁绪不断涌上心头。月亮的宫殿在何方,锦帆随风摇摆驶向扬州。
这首诗词描绘了湖州早晨的景象,以及作者内心的愁苦。晨曦透过曙光破晓,潮水信号临时停留,给人一种暂时的安宁感。然而,潮水的声音却引发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忧愁,不断涌上心头。作者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烦恼,如同波涛一般汹涌。
作者提到了月亮的宫殿,但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这种无知和迷茫的感觉,使得湖州的景色显得更加神秘。锦帆随风起舞,摇摆不定,向着扬州驶去,给人一种远行的感觉。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晨曦、潮水、月亮和锦帆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困惑和迷茫,以及内心的愁苦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一种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和无助感。
貌如女子心如铁,五世相韩韩已灭。家童三百不足使,仓海君初去相结。秦皇东从博浪过,力士袖椎同决烈。晓入沙中风正昏,误击副车搜迹绝。亡命下邳圯上游,老父堕履意未别。顾谓孺子下取之,心始不平终折节。舒足既受笑且去,行及里所还可说。可教後当五日来,三返其期付书阅。
征鞍南去天涯路。青山无数。更堪月下子规啼,向深山深处。凄然推枕,难寻新梦,忍听伊言语。更阑人静一声声,道不如归去。
恭惟道统,一绝千载。何绝之久,何续之易。师友之盛,东南洋洋。曰尹曰谢,曰游曰杨。
一个兰舟,双桂桨、顺流东去。但满目、银光万顷,凄其风露。渔火已归鸿雁汊,棹歌更在鸳鸯浦。渐夜深、芦叶冷飕飕,临平路。吹铁笛,鸣金鼓。丝玉脍,倾香醑。且浩歌痛饮,藕花深处。秋水长天迷远望,晓风残月空凝伫。问人间、今夕是何年,清如许。
晚风吹雨过林庐,柿叶飘红手自书。无限萧条江海意,一尊相对忆鲈鱼。
西梁万里何时到,争似怀沙入九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