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檄西来趣会兵,秋风胡虏更纵横。
烽火石岭塞垣迥,马渡分河波浪生。
使者漫传苏武节,君王频幸亚夫营。
百年信誓明如日,何事纷纷起战争。
刘子翚(一一○一~一一四七)字彦沖,号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韐仲子。以荫补承务郎,辟爲真定府幕属。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通判兴化军(本集卷五《送张当世序》)。后以疾退居故乡屏山,学者称爲屏山先生,朱熹尝从其问学。绍兴十七年卒,年四十七。遗着由其子玶编爲《屏山集》二十卷,胡宪爲之序,朱熹跋。《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刘子翚诗,以明正德七年刘泽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十八年李廷钰秋柯草堂刊本(简称李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会兵》是宋代刘子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羽檄西来趣会兵,
秋风胡虏更纵横。
烽火石岭塞垣迥,
马渡分河波浪生。
使者漫传苏武节,
君王频幸亚夫营。
百年信誓明如日,
何事纷纷起战争。
中文译文:
军令飞鸽急传西方,迅捷而威武。
秋风吹拂下,胡虏更加放肆纵横。
烽火在石岭上燃起,塞垣相隔遥远。
马队渡过河流,波浪翻腾而生。
使者四处传达苏武的忠诚,君王频频莅临亚夫的军营。
百年来,信誓旦旦的誓言如同明媚的阳光,
为何纷纷而起战争?
诗意与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种军事会战的景象,表达了刘子翚对战争的思考和忧虑。通过描绘战场上的各种景象,诗人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残酷,并对战争的动机提出了质疑。
诗中提到了羽檄传令的情景,展示了军队行动的迅速和威力。秋风吹拂之下,敌人胡虏更加嚣张,烽火在石岭上燃烧,塞垣将人们隔离开来,马队渡过河流,波浪翻腾,形容了战争的残酷与紧张。
诗中还提到了使者传递苏武忠诚的节操,以及君王频繁莅临亚夫的军营,表达了对忠诚和尽职的肯定。然而,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战争的疑问和忧虑,质问百年来信誓旦旦的誓言为何导致战争的频繁发生。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景象,通过对战争的揭示和反思,呈现了对战争的批判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以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思考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考和反思。
功名随露电过,文字与星斗垂。吾评潞公五福,何如放翁万诗。
重岗如抱岳如蹲,屈曲秦川势自尊。天地并功开帝宅,山河相凑束龙门。橹声呕轧中流度,柳色微茫远岸村。满眼波涛终古事,年来惆怅与谁论。
满眼烟尘未息戈,御戎无策奈愁何。一尊浊酒空庭晚,独自歌君壮士歌。
郊原雨过草萋萋,桑枯阴浓麦穗低。春色难留人易老,落花风里杜鹃啼。
董侯从军来,意望名不朽。款门拜徐公,在德不在酒。徐公虽避俗,对客辄粲然。耳不闻世事,时诵陶令篇。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著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