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随露电过,文字与星斗垂。
吾评潞公五福,何如放翁万诗。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赠谢子杰校勘六言三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功名如同露水一样转瞬即逝,文字却能传世千秋。我评价谢子杰的五福,如何能与杨万里的诗作相比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虚妄和文字的永恒价值的思考。作者认为功名和地位如同露水般转瞬即逝,但文字却能传世千秋,留下深远的影响。同时,作者以谢子杰为例,评价他的学问和成就,然后将其与杨万里的诗作相对比,暗示了杨万里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功名和文字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功名的淡薄态度和对文字的赞美。作者通过"功名随露电过"的形象描写,强调功名的短暂和虚幻性,暗示人生中功名地位的转瞬即逝。而"文字与星斗垂"则表达了文字的永恒价值,文字能够传世千秋,超越时空的限制。这种对文字的肯定也间接地暗示了作者对自己作为文人的身份和使命的自豪感。
在最后两句中,作者提到了谢子杰和杨万里这两位文人。谢子杰是宋代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而杨万里是明代著名的诗人。作者将谢子杰的学问和成就与杨万里的诗作相对比,暗示了杨万里在诗歌创作方面的卓越成就,强调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这种对比,作者对杨万里的诗歌赞叹之余,也表达了自己对杨万里这样的文人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词言简意赅,通过对功名和文字的对比,以及对谢子杰和杨万里的提及,传达了作者对功名的淡薄态度和对文字的崇敬之情,展现了文人对于个人追求和文学创作的思考和感悟。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枯柳无风影不摇,败墙颓屋意萧萧。忽然唤醒承平梦,犹有红栏夹画桥。
建邺重东南,爰从吴晋后。镇戍分淮江,心腹运臂肘。我舟历阳岸,烟外见钟阜。问名良宾实,南渡此其口。龙蟠虎踞地,永藉藩篱守。六朝或易之,戎马辄腾蹂。铁山引济师,竟致凶渠走。扼吭傥得要,制敌果何有。设险务究本,不独计山薮。任吏所宜择,抚民所宜厚。孤生恤纬意,南望
君自万里回,遂成万里集。其诗二百篇,文字必已立。定应侔前人,未尝有蹈袭。古溪蛮铁刀,出冢土花涩。谁将饰以玉,镡上光熠熠。宋子序其端,精悍孰钳挚。搜新造空蒙,俗眼不得入。示予要赋之,短戈惭後执。
断雁西江远,无家寄万金。乾坤风月老,沙漠岁年深。白日去如梦,青天知此心。素琴弦已绝,不绝是南音。
利害从来识所存,固难轻重与人论。赵良不自身为客,刚欲都君使灌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