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抱膝庵》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
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
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
屠酤难与语,余子安足数。
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
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
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
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作者介绍

李吕,字滨老,一字东老,邵武军光泽人。生于宋徽宗宣和四年,卒于宁宗庆元四年,年七十七岁。端庄自重,记诵过人。年四十,即弃科举。好治易,尤留意通鉴。教人循循善诱,常聚族百人,昕夕击鼓,聚众致礼享堂,不以寒暑废。吕著有《澹轩集》十五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作品评述

《抱膝庵》是宋代李吕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山不世情,终日独我顾。
修竹岁寒姿,不受纤尘污。
开窗寄数椽,良以二者故。
出门欲求益,擿埴未识路。
屠酤难与语,余子安足数。
岂无王侯家,摇尾觊一遇。
自分疏懒性,初非俳优具。
由来势利交,朝且不保暮。
何如翳环堵,静对古人语。
从渠不我与,聊复吟梁甫。

诗意:
这首诗以抱膝庵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庵中青山的深深眷恋和守望的心情。诗人独自坐在庵中,将目光长久地投注在青山上。修竹在岁寒时依然保持着儒雅的姿态,不受丝毫尘埃的污染。诗人开窗凭栏,将自己的心情倾诉给数根檐椽,因为它们是他与这青山相交的见证。诗人出门希望寻求更多的收获,但在茫茫路途中却不知何处前行。他想与屠夫、酿酒者交谈,但发现自己无法与他们沟通,因为他们的境遇与他有着巨大的差距。诗人虽然没有王侯之家的背景,但却能与这青山相遇,这让他倍感欣慰。他自认为性格疏懒,初时并非文人才子的杰出代表。诗人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受到利益的驱使,朝且不保暮,关系变化莫测。他更愿意在清静的环境中默对古人的言语,思考人生的真谛。诗人与俗世之人很难相同流合污,因此他只能独自吟咏梁甫的诗篇。

赏析:
《抱膝庵》以简洁而典雅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庵中对青山的倾慕之情。通过对庵中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清净和宁静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与精神境遇之间的反思。诗人的孤独和超脱与现实世界的利益纷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对内心世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深思。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境界。同时,诗中所表达的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自由的精神,也与宋代文人的理想风貌相呼应。

  • 《南山白云》

    一片白云飞入山,须臾又出在人閒。我归十年不复出,说道云閒我更閒。

  • 《及第后寄宜春亲友》

    只把文章谒帝居,便从平地蹑空虚。分明有个上天路,何事儿孙不读书。

  • 《戏联食{潺氵换鱼}体取其骨糜肉化之义》

    何其秀且明,而况清以美。不醉将如何,无吟讵自己。凡与共此者,但须行乐耳。无意固必我,可久速仕止。离合忍复道,光阴能有几。相对默不言,新篘多且旨。玄中难致诘,圣处可胜纪。何为是栖栖,未免聊复尔。

  • 《宫词》

    后苑归来月上初,天歌吹引下鸾与。春风料峭馀寒重,犹索金函览奏书。

  • 《送王恪郎中知襄州》

    魏公德业冠当年,汝守威名竦汉边。将相传家俱未远,子孙到处各推贤。风流最喜君真似,符竹连分政得专。岘首重寻碑堕泪,习池还指客横鞭。逃亡已觉依刘表,寒俊应须礼浩然。当有郡人知古意,栏街齐唱接篱篇。

  • 《颂古一○一首》

    法尔非修本十成,平常酬答最分明。端然指出长安道,无奈游人不肯行。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