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宋永四兄集句》

时事干戈里,年光卷帙中。
有怀忧社稷,无力靖华戎。
世路日多梗。
斋扉昼掩蓬。
悲歌抚长铗,爽飒气摩空。

作者介绍

黄公度(一一○九~一一五六),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进士第一,调平海军节度签判。召爲秘书省正字。因忤秦桧,被论予词。十九年,通判肇庆府(明弘治《兴化府志》卷八)。桧卒,召爲考功员外郎。二十六年卒,年四十八。有《知稼翁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宋林大鼐《宋尚书考功员外郎黄公墓志铭》。 黄公度诗,以明天启五年黄崇翰刻《莆阳知稼翁集》二卷本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宋永四兄集句》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以时事纷争、岁月流转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社稷忧虑和对战乱的无力感叹,同时也抒发了他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之情。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时事干戈里,
年光卷帙中。
有怀忧社稷,
无力靖华戎。
世路日多梗,
斋扉昼掩蓬。
悲歌抚长铗,
爽飒气摩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战乱纷争和岁月流逝的景象,表达了作者黄公度对社稷(国家)的忧虑之情。他感叹时事纷乱,战火连天,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战争笼罩。年光在文献书籍中匆匆流逝,这也暗示着岁月的无情,人们无法阻挡时间的推移。

诗中的"怀忧社稷"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关切,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之情。他感到自己力量微薄,无法平定战乱,对华夏大地的安宁和繁荣感到无能为力。

诗中的"世路日多梗"描述了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存在的困难和阻碍,暗示着人生的艰辛和曲折。"斋扉昼掩蓬"描绘了作者在安静的斋室中度日如年的情景,蓬草遮掩住白天的阳光,象征着他内心的忧虑和沉思。

最后两句"悲歌抚长铗,爽飒气摩空"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和无奈。他用悲歌抚摸着长铗(古代将领所佩戴的长剑),感叹着世事的无常和战乱的摧残。爽飒的气息摩擦着空气,似乎预示着不安和动荡的未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词句传达出作者黄公度对战乱时代的忧虑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之情。通过诗人的感慨和抒发,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动荡时代的无奈与悲凉,同时也反思人生的艰辛和无常。

  • 《野步》

    江山客思满,云水稻田空。日坞悬秋实,霜林坠晚红。

  • 《入山谒怡然上人因成短篇皆书即时事》

    行穿六松阴,鸟语逢人寂。林僧洗山缽,正了寒堂食。揖我喜满颜,吟窗半轩辟。凤凰不无情,天外送佳色。春风动花雨,枝上或涓滴。羡师得安住,我亦有闲适。出门懒鞍马,把袂步幽石。石尽浮泥深,恰恰露双屐。临别心徘徊,野店更一息。

  • 《祀先蚕六首》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有神司之,以生以成。典礼有初,祀事讲明。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 《句》

    径竹烟横素,庭莎露缀珠。

  • 《寄李仁甫》

    守地难越境,吊生宁及哀。自伤转蓬远,莫致束刍来。惨日熙夏屋,悲风号夜台。遥知倚庐处,流泪渍苍苔。

  • 《寄秋怀》

    两月巴陵郡,搜诗朝暮间。空能饮江水,恨不上君山。昔者闻何至,今焉兴尽还。才名或遭骂,坎轲分低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