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种竹》

香苞吹尽翠成围,墙角萧萧一径微。
已喜轩窗无俗韵,更怜风月有清辉。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种竹》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苞吹尽翠成围,
墙角萧萧一径微。
已喜轩窗无俗韵,
更怜风月有清辉。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种植竹子的景象。竹子已经长成了翠绿的围篱,香气的花苞已经吹散,墙角上一条幽静的小径。诗人感到高兴的是他的窗户没有被世俗的喧嚣所扰,而更加喜爱风和月亮带来的清新明亮的光辉。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景象,通过对竹子、花苞、墙角和小径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静谧的园林景观。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纯粹生活的向往。

诗中的"香苞吹尽翠成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竹子茂盛生长的景象,绿色的竹篱环绕着园林。"墙角萧萧一径微"表现了小径的幽静和清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已喜轩窗无俗韵,更怜风月有清辉",表达了诗人对清静生活的喜爱。"轩窗"指的是诗人的窗户,"无俗韵"表示窗户没有被尘世的喧嚣所打扰,保持了宁静和纯洁。"风月"指的是风景和月亮,"清辉"则表示它们带来的清新明亮之光。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然美和宁静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传达作者对清静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通过对竹子、墙角、小径以及窗前风月的描绘,展示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引发读者对自然之美和宁静生活的思考。

  • 《秋虫》

    一气动芒沕,鸣虫应清商。天机发天籁,托彼恐与螀。凄然起秋声,感我彻肺肠。幽思不自识,远兴来何方。至音有如此,始晤韶与章。风霜入凄断,月露皆悲凉。天地有声乐,呻吟委寒荒。尔非丝竹奏,那得登君堂。

  • 《革辙二门》

    德云闲古锥,几下妙峰顶。唤他癡圣人,担雪共填井。

  • 《宜春苑》

    狐冢獾蹊满路隅,行人犹作御园呼。连昌尚有花临砌,肠断宜春寸草无。

  • 《高宗皇帝挽词二首》

    湖鼎丹成日,中天瑞鹤迎。愁云迷帝幄,泪雨洒都城。黼翣增摧割,龙輴忽启行。千官陪素仗,九殒欲无声。

  • 《陈大夫华严阁》

    星郎德望欲摩天,坎止流行任自然。直道不回真铁石,高怀未老已林泉。宗门夙了风幡动,杰阁聊修香火缘。顾我驱驰成底事,羡公真是地行仙。

  • 《丑奴儿(梅花)》

    冰姿冠绝人间世,傲雪凌霜。蕊点檀黄。更看红唇间素妆。清芬不是先桃李,桃李无香。迥出林塘。万木丛中独秉阳。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