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天尺五城南寺,目极层轩得此游。
山阔雨收云点缀,江清日淡柳风流。
僧扉缭绕牛鸣地,楼阁参差斗大州。
公自蓬莱旧仙伯,一麾真复占鳌头。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陪曾吉甫游中山》是宋代诗人韩元吉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陪曾吉甫游中山,
Accompanying Zeng Jifu on a trip to Zhongshan,
去天尺五城南寺。
To the southern temple in the Five-City area near the end of the sky.
目极层轩得此游,
With my eyes reaching the highest pavilion, I enjoy this journey,
山阔雨收云点缀。
The broad mountain ranges are adorned with raindrops and clouds.
江清日淡柳风流,
The river is clear, the sun is faint, and the willows exude elegance,
僧扉缭绕牛鸣地。
The doors of the monastery are surrounded, and the sound of cows can be heard.
楼阁参差斗大州,
Towers and pavilions are scattered, resembling the constellations in the sky.
公自蓬莱旧仙伯,
You, Sir, are like an immortal from Penglai, the ancient land of the immortals,
一麾真复占鳌头。
With a single command, you truly assume the leading position.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陪同曾吉甫游览中山的情景。诗人描述了旅途中的景物和感受,抒发了对自然景致的赞美和对曾吉甫的敬仰。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诗人和曾吉甫一同前往中山的南寺,南寺位于天尺五城的尽头,意味着他们的旅程非常遥远。接着,诗人提到自己目睹了最高层的轩楼,这里是他们游览的目的地,也是他们欣赏景色的最佳位置。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山脉的辽阔和雨点点缀的云彩,以及江水清澈、阳光柔和、柳树摇曳的景象。这些描绘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
诗的后两句描述了僧院的门户环绕,传来牛的鸣叫声。楼阁参差不齐,如同星空中的星座。这些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建筑和声音,增添了诗词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曾吉甫的赞美。他称赞曾吉甫如同来自蓬莱仙境的真正仙伯,一声令下,他就能真正占据领导地位。这表达了诗人对曾吉甫的敬佩和推崇。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赞美曾吉甫,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曾吉甫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中融入了一些道家的思想,以仙境和仙伯的形象来赞美曾吉甫,给予了诗词一种超越尘世的意境。
聚三华,合四象。一气流通,上下频升降。飞入泥丸光百丈。岁久年深,炼成琉璃帐。证先天,朝无上。当位中庸,三五三十棒。打就不来亦不往。这个家风,端的无虚妄。
二室峰峰昔愿游,从云从鹤思悠悠。丹梯石路君先去,为上青冥最上头。
向日所云我,如今却是伊。不知今日我,又是后来谁。
参录公犹未,瞥见白云方始彻果。有超师之作,敢道端师翁语拙。一生居淮不入浙,独弄单提这一著。至偏差接三佛,控南堂,以一大藏,切入啰孃。夫是之误用东山正续,毫发一移,亘千万世,源深流长者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白酒新开九酝,黄花已过重阳。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东坡日月长。玉粉旋烹茶乳,金齑新捣橙香。强染霜髭扶翠袖,莫道狂夫不解狂。狂夫老更狂。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