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
故庆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是宋代文人韩元吉的作品。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寒梢到地不肯屈,迸笋出檐还作行。
故庆余韵占风月,要自劲节含冰霜。
中文译文:
寒冷的竹枝伸至地面不屈服,
新生的笋子从屋檐中迸发而出。
庆幸地占据冬日的风和明月,
以坚韧的品性包含着冰霜。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竹子在寒冷季节的生长为主题,展现了竹子不畏严寒,顽强生长的形象。诗人用寒冷的竹枝伸至地面不屈服来表达竹子生命力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随后,新生的笋子从屋檐中迸发而出,显示出竹子生命的延续和蓬勃的生长态势。这种景象使诗人感到庆幸,他认为竹子能在寒冷的冬季中仍然享受风和明月,表现出竹子的高洁品性。最后一句诗表明竹子的坚强与冰霜相融合,进一步强调竹子的刚强和坚毅。
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诗中的竹子象征着顽强不屈的品质,它在严寒中仍能生长茁壮,展现出生命的力量和韧性。诗人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也表达了自己对顽强精神的追求和崇敬。整首诗以简约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竹子的生长情景,通过对自然界中常见的植物形象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生命力和坚持不懈的崇敬之情。
闻你侬嗟我更嗟。春霜一夜扫秾华。永无清啭欺头管,赖有浓香著臂纱。侵海角,抵天涯。行云谁为不知家。秋风想见西湖上,化出白莲千叶花。
书幣保因识灌园,等閒夜度北山云。明朝难觅苏仙鹤,邻舍空余孺子坟。不世大功关气数,故人高义足知闻。看来只是谈恢复,已隐无堪佐万分。
庐山之高谁不识,欲识其真了难得。往来山中最亲切,岭为横看峰是侧。曾从彭蠡望山外,识得山南昧山北。山体如如本不动,人苦求之愈多惑。君今一堂据湓城,香炉五老皆嘉宾。莫问后前与向背,面目还君多识真。君今与山如故人,慎毋忽作白头新。堂中燕坐静且寿,君其於此知吾心。
邓林擢干皆楩梓,丹穴生雏即凤凰。年少一来无比并,老翁千岁有辉光。幕中润泽江湖远,笔下才情锦绣张。未必安仁须作县,藉田新赋待文章。
昔在儿童岁,湖山入眼新。只今馀白发,何以报青春。日暖繁游子,年丰乐社神。诸公勤载酒,四事每参辰。
平生心事付悠悠,风雨燕南老楚囚。故旧相思空万里,妻孥不见满三秋。绝怜诸葛隆中意,羸得子长天下游。一死皎然无复恨,忠魂多少暗荒丘。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