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隐静山二首》

海上蟠桃手自栽,红尘一堕隔蓬莱。
风帆弱水无由到,乞我当年渡海杯。

作者介绍

韩元吉(一一一八~?),字无咎,号南涧翁,祖籍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南渡后居信州上饶(今属江西),维玄孙,淲父。早年尝师事尹焞,初与从兄元龙试词科不利,后举进士,爲南剑州主簿。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一一五八),知建安县。孝宗干道元年(一一六五),爲江南东路转运判官(《景定建康志》卷二六)。后出入中外,两知婺州,一知建宁府等,入朝爲中书舍人、大理少卿、龙图阁学士、吏部侍郎等,中间曾出使金国。官至吏部尚书、颍川郡公。晚年退居信州,淳熙十三年(一一八六)尚存世。有《南涧甲乙稿》七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 韩元吉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南涧甲乙稿》爲底本,校以武英殿聚珍本(简称聚珍本)等。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隐静山二首》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隐静山二首》

海上蟠桃手自栽,
红尘一堕隔蓬莱。
风帆弱水无由到,
乞我当年渡海杯。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隐静山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红尘世界的厌倦,渴望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情感。

诗的第一句“海上蟠桃手自栽”描绘了诗人在海上种植蟠桃的情景。蟠桃是神话中的仙果,象征长生不老和神仙的生活。通过自己种植蟠桃,诗人表达了对长寿、永恒和自由的渴望。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红尘世界的失望和厌倦:“红尘一堕隔蓬莱”。红尘指的是尘世间的繁华喧嚣和尘世的琐事,蓬莱是神话中的仙境,代表着诗人向往的净土。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远离了这个美丽的仙境,无法再回到纯净的蓬莱之地。

诗的下两句“风帆弱水无由到,乞我当年渡海杯”表现了诗人对远离红尘的渴望和对过去往事的回忆。风帆象征诗人的船只,弱水则指的是难以逾越的水域。诗人表示自己无法通过船只抵达远离红尘的地方,同时乞求过去的自己能再次渡过海洋。

整首诗意蕴含了对现实世界的厌倦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表达了诗人渴望逃离尘世烦嚣,追求自由与纯粹的心境。这种情感在宋代文人士人中较为常见,也是他们寻求内心宁静和追求理想境界的表达方式之一。

  • 《醉归》

    夜分饮散酒家垆,归路迢迢月满湖。小竖窃言翁未醉,入门犹记露菖蒲。

  • 《贺新郎(僧如梵摘阮)》

    人物风流远。忆当年、江东跌宕,知音南阮。惯倚胡床闲寄傲,妥腹难凭琴桉。妙制拥、银蟾光满。千古不传谁好事,忽茂陵、金碗人间见。轻擘动,思无限。长安钗鬓春横乱。仿规模、红绦带拨,媚深情浅。安识高山流水趣,儿女空传恩怨。使得似、支郎萧散。听到三闾沈绝处,惨悲风、

  • 《宫词三十三首》

    听政勤劳抚万方,暂留行殿驻钱塘。已将轮对规行事,更向龙床阅谏章。

  • 《乘潮至渔浦作》

    舣棹乘早潮,潮来如风雨。樟台忽已隐,界峰莫及睹。崩腾心为失,浩荡目无主。豗cI浪始闻,漾漾入鱼浦。云景共澄霁,江山相吞吐。伟哉造化工,此事从终古。流沫诚足诫,商歌调易若。颇因忠信全,客心犹栩栩。

  • 《哭亡友胡达材》

    味薄身无累,心平理自长。公卿知叔度,州里敬元方。璞玉须瑚琏,春风便雪霜,重言吾不忍,天地日苍茫。

  • 《闻剡人望回》

    跋涉山程往又还,老怀不是爱游山。为闻父老勤相送,立满溪头几日閒。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