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

柳色映驰道,水声通御沟。
虽喜芳物盛,未同故人游。
叩门忽去我,跃马振轻裘。
佩印自兹始,过家当少留。
中园何时到,薇蕨亦已柔。
山翠入幽屐,渚香浮回舟。
阡陌有还往,壶觞时献酬。
应笑天禄阁,寂寥谁见求。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瞿秘校新授官还南丰》是宋代文学家曾巩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新授官职后的心情和感受,表达了他对故友相聚、欣赏自然美景以及享受官职带来的荣耀的渴望。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柳树的绿色映照在疾驰的道路上,水声流淌在宽阔的沟渠中。
尽管芳草鲜美,但我还未能与故友一同游览。
敲门的声音突然将我带走,骑马穿过轻盈的皮袍。
佩戴官印从此开始,路过朋友家时只停留片刻。
何时才能到达中园,薇蕨也变得柔软。
山的翠绿色进入幽深的鞋履,水边的芳香漂浮在回舟上。
有时还会走过田间小路,壶觞时刻准备着。
应该嘲笑天禄阁的寂寥,无人来寻求。

这首诗词展示了曾巩对官职的喜悦和对友情、自然景色的思念。他描述了自己沿途旅行的场景,柳树的绿色、水声的流淌,以及山间的翠绿和水边的芳香。尽管他身居高位,但他渴望与故友相聚,享受真实的友谊和美好的自然风景。他抒发了对官位的骄傲,但也表达了对寂寥和虚荣的嘲笑。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情感体验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感受,同时反映了宋代士人的人生态度和心境。它既展示了对官位的向往和荣耀的追求,又流露出对真挚友谊和自然之美的珍视。整体上,这首诗词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真实情感的追求,展现了曾巩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

  • 《春桂问答二首》

    问春桂,桃李正芬华。年光随处满,何事独无花。春桂答,春华讵能久。风霜摇落时,独秀君知不。

  •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 《客夜不寐四首》

    飞腾志意老来休,却听鸡声吟掉头。催雪忆梅还得句,到家准拟阿儒求。

  • 《漫兴 十七》

    重阳今日是,风雨满空城。白发殊无赖,黄花似有情。山寒孤树老,江净众鸥明。且愿烽尘息,讴歌乐太平。

  • 《澹山岩》

    拭目澹岩景,莺花三月时。洞堆钟乳石,林拥梵宫基。泉莹宜烹茗,崖穷好笔诗。胜游情未倦,又促解舟维。

  • 《疏雨》

    疏雨从东送疾雷,小庭凉气净莓苔。卷帘燕子穿人去,洗砚鱼儿触手来。但欲进贤求上赏,唯将拯溺作良媒。戎衣一挂清天下,傅野非无济世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