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诗词:《和贡甫送元考元考不至》
朝代:宋代
作者:曾巩
蓬山有行客,欲上北城舟。
学问本闳博,言谈非谬悠。
尝陈帝王略,得试紫云楼。
一时惊豪捷,况复富春秋。
朋游所欣附,争欲致绸缪。
承明动乡思,岁久道苦修。
忽怀淄川组,夙昔愿始酬。
出饯集俦侣,清欢期少留。
酒阑竟不至,眷眷久临流。
微我独有咎,此诗聊可求。
中文译文:
蓬山中有一位行客,他欲登上北城的船。
他的学问广博,言谈不虚浮。
曾经谈论过帝王的事迹,得以试登紫云楼。
一时间惊叹他的豪迈和机智,更加彰显他的丰功伟绩。
他的朋友们都很喜欢和他交往,争相与他结交。
他承受着明朝的动荡思绪,多年来辛苦修行。
突然想起了淄川的琴曲,早年的愿望开始实现。
离别时,大家恋恋不舍,但清欢时光总是短暂。
然而,酒宴的时刻终究未能到来,离别之情久久难消。
我微不足道,却对此诗心存期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曾巩所作,表达了离别时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行客欲登船远行的情景,以及他的博学和谈吐的不凡。他曾经陈述过帝王的事迹,也有机会试登紫云楼,因此引起了人们对他豪迈和丰功伟绩的赞叹。
诗中还描绘了行客与朋友的关系,大家都很喜欢他,争相结交。行客内心承受着明朝动荡的思绪,经历了多年的苦修。他突然想起了淄川的琴曲,这是他早年的愿望,如今开始实现。在离别时,大家情意绵绵,但清欢时光总是短暂。
然而,酒宴的时刻最终未能到来,离别之情久久难消。行客自谦微不足道,认为只有这首诗可以表达他的心情和期望。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行客的离别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作者曾巩细腻的情感表达能力。通过诗中的描绘,读者可以感受到离别时的深情和对友人的珍视,同时也体味到了诗人对自身微不足道的自谦态度。
圣明朝,旷典乘秋举。大飨本仁祖。九室八牖四户。敕躬齐戒格堪舆。盛牲实俎。并侑总稽古。玉露乍肃天宇。冰轮下照金铺。燎烟嘘呼。郁尊香,云门舞。仿佛翔坐,灵心咸嘉娱。众星俞美,光属照熉珠。清晓御丹凤,湛恩遍浃率溥。欢声雷动岳镇呼。徐命法驾,万骑花盈路。献胙慈极,
失羣寒鴈声可怜。夜半单飞在月边。无奈人心复有忆。今暝将渠俱不眠。
玉山高与阆风齐,玉水清流不贮泥。何处更求回日驭,此中兼有上天梯。珠容百斛龙休睡,桐拂千寻凤要栖。闻道神仙有才子,赤箫吹罢好相携。
保福借水献花,这僧白日迷路。南山门下,总是粗心底。只是不敢说著,小慈妨大慈。
欲爱生诸秽,俱盛一草囊。应从持犯入,当发紫金光。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理汪罔骨应存。樵苏已入黄熊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