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池上即席送况之赴宣城》

池上红深绿浅时,春风荡漾永逶迤。
南州鼓舞归慈惠,东观壶觞惜别离。
远岫烟云供醉眼,双溪鱼鸟付新诗。
陵阳岂是迟留地,趣驾追锋自有期。

作者介绍

曾巩(一○一九~一○八三),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军南丰县(今属江西)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歷官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出通判越州,歷知齐、襄、洪、福、明、亳、沧诸州。神宗元丰三年(一○八○)判三班院,迁史馆修撰。五年,爲中书舍人。六年,病逝于江宁,年六十五。理宗时追謚文定。《宋史》卷三一九有传。曾巩出欧阳修门下,以散文着称。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外集》十卷。今仅存《元丰类稿》,并有宋刻《曾南丰先生文粹》十卷和金刻《南丰曾子固先生集》三十四卷传世。 曾巩诗九卷,以清康熙五十六年长洲顾崧龄刻《元丰类稿》爲底本,校以元大德八年东平丁思敬刻本(简称元刻本),并吸收清何焯《义门读书记》(简称读书记)中的校勘成果。参校本有:明正统十二年邹旦刻本(简称正统本),明嘉靖四十一年黄希宪刻本,有顾之逵跋并录何焯批校(简称顾校本),明嘉靖王抒刻本,有吴慈培录何焯校跋(简称吴校本),明隆庆五年邵廉刻本,有傅增湘校跋并录何焯校跋(简称傅校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本(简称万历本),明万历二十五年曾敏才等刻清顺治十五年重修本,有章钰校并录何焯、姚椿校(简称章校本),金刻本《南丰曾子固先生集》(简称曾子固集)等。集外诗附于编末。

作品评述

《池上即席送况之赴宣城》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在池塘边即兴作诗送别朋友的情景。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池塘上的红色更加深沉,绿色却更加浅薄,时光在这里悠然流转。春风吹拂着水面,波纹无边延伸。归途中,况收到了南州的鼓舞和慈惠,壶觞在东观中珍重别离的时刻。远处的山峦笼罩在烟云之中,给人一种醉人的视觉享受,而双溪中的鱼儿和鸟儿也为这首新诗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然而,陵阳并不是一个逗留的好地方,我渴望驾车追逐激情,自然会有相聚的时刻。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池塘的景色、春风的荡漾、山峦和双溪的生动画面,展示了作者的诗意和情感。诗中红深绿浅的描绘,以及春风的荡漾,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南州的鼓舞和慈惠,东观壶觞的别离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和珍重。远处的山峦和双溪中的鱼鸟,给人一种宁静美好的感觉,与城市喧嚣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生动画面为基础,通过对色彩、风景和情感的描绘,展示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友谊的珍视。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丽和活力,同时也能体会到离别的忧伤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将自然景色与人情感相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 《舟中闻蛩》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 《雪霁冒寒》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 《岳德器远来见访袖出六年前所赋湖庄诗次韵答》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 《几复寄槟榔且答诗劝予同种复次韵寄之》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 《哭伯姊二首》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 《马嵬感事》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