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旅重阳节,穷秋万里身。
金英浮酒盏,珠泪湿衣巾。
为客飘蓬远,思家落叶频。
祇应蝴蝶梦,夜夜得相亲。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重阳日忆远》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杨亿。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逆旅重阳节,穷秋万里身。
金英浮酒盏,珠泪湿衣巾。
为客飘蓬远,思家落叶频。
祇应蝴蝶梦,夜夜得相亲。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在重阳节时的思乡之情。诗人逆流而行,远离故土,身处千里之外的秋天。他举起金杯,倾斟美酒,但珠泪却湿透了他的衣巾。他身为客人,飘泊在远方,思念家乡的感觉像落叶一样频繁。他相信,也许只有在蝴蝶的梦境中,每个夜晚才能与亲人团聚。
赏析:
这首诗词以重阳节为背景,通过描绘旅人的情感状态,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以“逆旅”来形容自己,强调了他逆流而上、远离家园的艰辛。他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美酒与珠泪相对照,凸显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尽管他举杯畅饮,但思念之情却如珠泪般涌动,无法掩饰。诗中的“金英浮酒盏”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和感触上的共鸣。
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作为客人的身份,飘荡在远方,强调了他与家乡的距离感和思乡之苦。他使用了“飘蓬远”和“思家落叶频”这样的词语,将自己的离愁与落叶的频繁飘零相联结,增强了离乡背井的悲凉之情。这一描写使读者能够体会到作者的孤独和渴望回归的心情。
诗的最后两句“祇应蝴蝶梦,夜夜得相亲”,以寓言化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家庭团聚的向往。他相信,也许只有在蝴蝶的梦境中,每个夜晚才能与亲人团聚。这种想象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家庭温暖和亲情的渴望,同时也传递出一种希望和慰藉的情绪。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远离家乡的思乡之情,通过对旅人的心境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出深沉的离愁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诗歌的情感表达质朴而真挚,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贤者非无心,园夫自临课。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皇仪有炜,彩升次升。沈沈邃殿,穆穆天延。坤德深隆,皇图永宁。咨尔延臣,揶齐以登。
八年两唤浙江船,吴越青山相对妍。长愧主恩难报答,不知人事几推迁。香浮菊桂秋将暮,景迫桑榆岁可怜。荒县今宵孤馆梦,四千里外楚云边。
钜璞希音未易知,芒鞋竹杖祗相宜。还收北伐六奇计,归作东游五胜诗。千里云山通梦想,十年笑语隔心期。拟凭浩荡长江水,日落烟寒寄所思。
始托得其地,中伤乖所天。心犹持七戒,教不废三迁。大本中孚卦,繁文内则篇。区区彤史笔,未足远其传。
红红白白两铜瓶,软饱相看眼倍明。脔肉自能知鼎味,底寻酒海与花城。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