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公别墅枕城闉,萧灑都无紫陌尘。
五色丝论贪草诏,一园桃李阻寻春。
早朝禁漏犹传点,下直残阳已满身。
除是禁烟容洗沐,直须偷暇赏芳辰。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次韵和李舍人忆北园寻春之作》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杨亿。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谢公别墅枕城闉,
萧灑都无紫陌尘。
五色丝论贪草诏,
一园桃李阻寻春。
译文:
谢公别墅靠近城闉,
宽敞幽雅,没有紫陌的尘土。
五色丝绸谈论着贪婪的官员命令,
一园桃李阻碍了寻找春天的愿望。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北园寻春的情景。首先,谢公别墅是一个宽敞而优雅的住所,与城闉相邻。城闉是古代城墙上的一种门楼,这里指城墙门楼的附近地区。这个别墅与繁忙的城市相隔离,没有紫陌(指古代城市中的主要道路)上的尘土扰乱宁静。
接下来,诗中提到了"五色丝",这是指五彩缤纷的绸缎。这里的"五色丝"是一种象征,代表着贪婪的官员们所发出的命令和法令。这些官员为了个人利益,滥用职权,违背了正义和公平。
最后,诗中描述了一园桃李,这是指北园中盛开的桃花和李花。然而,这些花朵阻碍了作者寻找春天的愿望。这里的"寻春"不仅仅指寻找春天的季节,也可以理解为寻找生机和希望。作者表达了对于身处繁忙城市中的人们来说,找到宁静和美好的困难。
整首诗通过描绘别墅和城闉的对比,以及五色丝和桃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繁忙城市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美好的向往。作者希望能够摆脱尘嚣,享受宁静的时刻,赏花观景,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满足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文之美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宋代士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翼戴三朝冕有蝉,归来今作地行仙。且看宫阙萧何第,未泛江湖范蠡船。老境已怜周尚父,庆门方似汉韦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皇上初更化,追锋语语温。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芒鞋布袜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红楼。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