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凤巢高拂彩霓,玉芝香杂武都泥。
十行汉札如丝出,六幕尧天倚杵低。
露井冰销垂素绠,仙茎日转射璇题。
赫蹄云落知谁见,馀力何妨颂碧鸡。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李舍人独直》是宋代杨亿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李舍人独直
译文:
李舍人独自直立,
阁凤巢高拂彩霓。
玉芝香杂武都泥,
十行汉札如丝出。
六幕尧天倚杵低,
露井冰销垂素绠。
仙茎日转射璇题,
赫蹄云落知谁见,
余力何妨颂碧鸡。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李舍人的形象和境况。李舍人独自站立,凤巢高挂,轻拂彩霓。他身上散发着玉芝的香气,与尘世间的浊泥交织在一起。他以十行的汉字书写的信札如同丝线般流畅。他的背后有六幕天幕倚着杵子低垂下来。冰融化后的清泉水滴垂下,洁白如素绠。他的笔墨转化成仙人的笔触,映射出宝石般的诗题。他的骏马如赫赤的云彩落下,不知有谁目睹这一壮丽景象。他仍然保留余力,不妨颂扬美丽的碧鸡。
赏析:
这首诗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李舍人崇高的境界和才华横溢的才情。通过描绘李舍人独自站立的形象,以及与神话中的凤凰、玉芝等元素的结合,使得诗词充满了神秘和超凡的意味。同时,诗中所描述的汉字书写的信札、尧天的幕帘、冰消化的清泉等形象,构建了一个华丽而壮观的景象。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展示了李舍人非凡的才情和超凡的境界。最后,诗人以赫蹄云落和颂碧鸡作为结尾,使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颂扬和赞美。
总之,这首诗词以华丽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描绘了李舍人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才情,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颂扬。
野庙荒芜倒掩扉,寂寥香火客来稀。年年归燕相看觑,空滴春泥损画衣。
祥烟霁日丽重闱,尚记升堂拜母时。楚楚宾朋环绮席,翩翩仙子奉瑶卮。五花天上疏恩宠,九秩人间仰寿祺。盛事只今难彷佛,送车千乘拥灵輀。
君游帝里共喧喧,我向溪边独悄然。工部声华穷委地,翰林风骨醉看天。朱门想少投封状,两制应多借盛编。佇听彤庭呈试罢,龙头相让一人前。
茫茫烟水上,日暮阴云飞。孤坐正愁绪,湖南谁捣衣。
不见贾夫子,病怀何得陈。呻吟一春了,物色九秋新。闲花翳栏槛,秀气浮衣巾。笑言约中浣,鸡黍供萧晨。
千篇奏牍漫多知,百战收功未出奇。名下难居身可辱,郤将湖海换西施。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