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和江南提刑王国博见寄》

欲写情怀难一一,擬寻山水隔千千。
输他吴越闲鸥鹭,朝夕常亲画舫前。

作者介绍

魏野(九六○~一○二○),字仲先,号草堂居士,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东都事略》卷一一八作蜀人)。一生不仕,居陕县东郊。真宗大中祥符四年(一○一一)被荐徵召,力辞不赴。广交僧道隠者,与当时名流寇准、王旦等亦有诗赋往还。天禧三年(一○一九)十二月九日卒,年六十。卒后赠秘书省着作郎。有《草堂集》,生前已行于世。死后,其子魏闲总其诗重编爲《鉅鹿东观集》十卷。《宋史》卷四五七、《东都事略》卷一一八有传。 魏野诗,前十卷以一九二五年贵池刘氏影宋刊本《鉅鹿东观集》爲底本,校以宋绍定元年严陵郡斋刻本(残四~六卷,以明抄本配足,简称明抄配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旧山楼藏清钞本(简称旧山楼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张蓉镜藏清钞本(简称张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章钰藏清钞本(简称章本)、宋筠录温忠翰校跋本(简称温校)、赵氏峭帆楼一九一四年刊本(简称赵本)、傅增湘批校本(简称傅校)、陈思辑《两宋名贤小集》(清初钞本,收《草堂集》三卷,简称草堂集本)等。另从《草堂集》、《全芳备祖》等书辑得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和江南提刑王国博见寄》是宋代魏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想写出我的情怀,但难以一一表达,
计划去寻找遥远的山水。
可输给了吴越地的自在的鸥鹭,
每天早晚常常亲近地在画舫前。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江南的景色的向往。诗人渴望将自己的情怀表达出来,但很难用言语完全表达出来。他计划去寻找遥远的山水,希望通过山水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情感。然而,他却输给了吴越地的自在的鸥鹭,这些鸥鹭在画舫前常常出现,与他更加亲近。这表明诗人对江南的景色和自然环境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他对现实生活中的平静和宁静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己情感的表达和对江南山水的描绘,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人意欲写出自己的情怀,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情感,无法将其一一表达出来,以此凸显了情感的复杂性和无法完全言说的特点。诗人计划去寻找遥远的山水,这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向往和追求。然而,他却输给了吴越地的自在的鸥鹭,这些鸥鹭在画舫前常常出现。这里的吴越地指的是江南地区,鸥鹭则象征着自由和宁静。诗人无法离开这片自然环境,与鸥鹭相伴,显示了他对江南的景色和自然环境的深深喜爱。整首诗词以写景入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题慈恩寺默公院》

    虽近曲江居古寺,旧山终忆九华峰。春来老病厌迎送,剪却牡丹栽野松。

  • 《和倥侗生春日看花之作》

    多情才子惜春华,乐府新声对客夸。朱雀桥边旧游路,东风开遍小桃花。

  • 《和陶挽歌词三首》

    老眼日昏昏,华发日萧萧。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荣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条。青松为我夕,白石为我朝。仍幸二亲墓,相去无几何。今得从之游,欢喜如还家。我心既欢喜,安用挽者歌。有人来奠我,但问山之阿。

  • 《赠从兄阆之》

    怅望人间万事违,私书幽梦约忘机。荻花村里鱼标在,石藓庭中鹿迹微。幽径定携僧共入,寒塘好与月相依。城中猘犬憎兰佩,莫损幽芳久不归。

  •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桐轩》

    桐身青琅玕,桐叶蒲葵扇。落落出轩墀,亭亭奉闲燕。夜声疏雨滴,午影微风转。秋飚一凌乱,淅沥惊葱倩。朝日失繁阴,青苔覆遗片。空使坐中人,慨然嗟物变。

  • 《己卯夏忧雨偶作》

    昨者忧不足,今者厌有余。垂垂匝晓夕,滟滟平浍渠。苗事方用壮,过潦非所虞。但虑盈与亏,理或相乘除。它日傥望霓,神贶俱堕虚。造物原有终,屯膏时其输。自此大有年,大书不一书。饱饭乐田社,一官徒区区。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