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方桥夜月,钓鱼画舫秋风。
冉冉荷香不断,悠悠水面无穷。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饮酒方桥夜月,
钓鱼画舫秋风。
冉冉荷香不断,
悠悠水面无穷。
中文译文:
在方桥边夜晚饮酒,
秋风吹拂着画舫上的钓鱼人。
荷花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水面上一望无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诗人在方桥边饮酒,观赏着夜晚的月亮。在他眼前,有一艘画舫上的钓鱼人,秋风吹拂着他。周围环绕着冉冉升起的荷花香气,水面看不到尽头。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江南夜景的美丽画面。首句以饮酒和夜月作为开头,给人一种闲适、宁静的感觉。接着描写了画舫上的钓鱼人,由于秋风的吹拂,给人一种恬静的氛围。荷香的冉冉升起,无限延伸的水面,给人以宽广、恢弘的感受。整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词语和形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苏辙对江南水乡景色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以简洁清新的笔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和美好自然的向往,展示了江南水乡的秀美景色。
秋月满行舟,秋虫响孤岸。岂独居者愁,当令客心乱。展转重兴嗟,所嗟时节换。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霜落草根枯,清音从此断。谁复过江南,哀鸿为我伴。
苦寒犹强忍,空阔倚楼前。春欲回江国,人皆喜雪天。病须攻此老,穷已极今年。乘兴吾何往,西归问钓船。
巴蜀归才子,江湖枉使车。久吟工部句,新寄子公书。面对花应笑,眉开柳为舒。苦无杯酒暇,人事正纷如。
少来不食蚁丘浆,老去得意漆园方。监中已失儿时面,忍能乞与兵作郎。
幼以木兰为长兄,岂堪垂老隔幽明。空疏谁更讥匡鼎,友爱何曾詈屈平。服已降期从变礼,圣犹尚左况诸生。追严不必伊蒲供,自有松风与涧声。
冷气生深殿,狼星渡远关。九城鼙鼓内,千骑道途间。凤髻随秋草,鸾舆入暮山。恨多留不得,悲泪满龙颜。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