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瞌蚊方谒,灯微蛾更来。
汗珠流似雨,鼻息响如雷。
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
梦咽嫌簟湿,怒把枕头推。
白玉蟾(一一九四~?),本名葛长庚,因继雷州白氏爲后,改今名。字白叟、以閲、衆甫,号海琼子、海南翁、琼山道人、蠙菴、武夷散人、神霄散吏、紫清真人,闽清(今属福建)人,生于琼山(今属海南)。师事陈楠学道,遍歷名山。宁宗嘉定中诏赴阙,命馆太乙宫,赐号紫清明道真人(明嘉靖《建宁府志》卷二一)。全真教尊爲南五祖之一。有《海琼集》、《武夷集》、《上清集》、《玉隆集》等,由其徒彭耜合纂爲《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四十卷。事见本集卷首彭耜《海琼玉蟾先生事实》。 白玉蟾诗,以明正统?仙重编《海琼玉蟾先生文集》六卷、续集二卷爲底本。校以影印《道藏》本《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简称上清集、武夷集、玉隆集),明万历蓝格钞《海琼白真人文集》(简称明钞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刘双松安正堂刊《新刻琼琯白先生集》(简称刘本),清干隆刊《宋海琼白真人诗文全集》(简称干隆本)。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爲一卷。
《睡起》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白玉蟾。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
眼瞌蚊方谒,灯微蛾更来。
汗珠流似雨,鼻息响如雷。
蝶魄游仙去,猿声惊梦回。
梦咽嫌簟湿,怒把枕头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人在半夜醒来的情景。诗人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睡梦初醒时的瞬间感受和情绪。
首先,诗中提到了眼睛微微发瞌睡的状态,蚊子叮咬扰人。这里通过眼瞌和蚊子的形象,描绘了睡意尚存的状态。接着,诗人提到灯光微弱,蛾子围绕灯火飞舞。这一描写增添了一种微妙而安静的氛围,与人瞌睡的状态相呼应。
随后,诗人以比喻手法描绘了醒来后的身体状况。他形容汗珠如雨水般流淌,鼻息声如雷鸣。这种描写以夸张的方式表达了身体的不适和疲倦。
接下来,诗人通过蝶魄和猿声的描绘,表达了梦境的消失和现实的干扰。蝶魄是指梦中的灵魂或形象,诗人将其比作游仙的蝴蝶,蝴蝶飞走了,梦也随之消失了。而猿声则是现实中的声音,打破了梦境的宁静,将人从梦中惊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因为梦中的湿润而不满,愤怒地推开枕头。这里的梦咽指的是梦中的喉咙有点湿润,使诗人感到不舒服。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传达出一种对梦幻与现实的矛盾感受和不满情绪。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人从睡梦中醒来的瞬间,展现了睡意未消和现实干扰的状况。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诗人抓住了人们常常经历的短暂而复杂的醒来时刻,让读者产生共鸣。这首诗既展示了宋代的生活情境,也体现了人类对梦幻与现实的感受和思考。
翼戴三朝冕有蝉,归来今作地行仙。且看宫阙萧何第,未泛江湖范蠡船。老境已怜周尚父,庆门方似汉韦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皇上初更化,追锋语语温。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芒鞋布袜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红楼。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