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挽李漕二首》

百折溪山裹,佳哉有此翁。
名方随政起,命已坐文穷。
满眼棠阴在,回头橘隐空。
诗髯无复磔,万象自春风。

作者介绍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挽李漕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百折溪山裹,
佳哉有此翁。
名方随政起,
命已坐文穷。
满眼棠阴在,
回头橘隐空。
诗髯无复磔,
万象自春风。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李漕的悼念之情。李漕是洪咨夔的朋友或亲近的人,通过诗词,洪咨夔表达了对李漕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抒怀的方式,通过溪山、棠阴和橘隐等意象,展现了作者的情感和思绪。

首先,诗的开篇写到"百折溪山裹",这里的"百折"形容溪山曲折多变,暗示了人生的坎坷和曲折。接着,作者表达对李漕的赞美之情,称他为"佳哉有此翁",表示对李漕的敬重和仰慕。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李漕的才华和追求。"名方随政起"表明李漕在政治上名声显赫,"命已坐文穷"则意味着他的文学创作已经枯竭,或者说在文学上已经达到了一个终点。

诗的下半部分以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作者的感慨和思考。"满眼棠阴在"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景色的感受,而"回头橘隐空"则隐喻了李漕已经离去,空留回忆。

最后两句"诗髯无复磔,万象自春风"表达了作者对李漕的怀念之情。"诗髯"指李漕的诗才,"无复磔"表示再也无法欣赏到他的诗作。"万象自春风"则表达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希望的出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李漕的赞美和怀念,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谊、人生和希望的思考和感慨。

  • 《谢永叔答述旧之作和禹玉》

    天下才名罕有双,今逢陆海与潘江。笔生造化多多办,声满华夷一一降。金带系袍回禁署,翠娥持烛侍吟窗。人间荣贵无如此,谁爱区区拥节幢。

  • 《玉树后庭花》

    轻车何草草,独唱后庭花。玉座谁为主,徒悲张丽华。

  • 《范掌书》

    出佐绣衣使,八州人共欢。一句司光笔,六计问周官。雁鹜手持进,豺狼胆自寒。岂惟重台省,风采动朝端。

  • 《和景仁喷玉潭》

    昨朝景气如暑天,僮仆流汗衣裘单。安知向晓暴风作,一变阳春成大寒。此时结友寻名山,伶俜徒步水石间。棘刺罥衣行路难,枯藤寿柏同樊援。惊沙击眼百箭攒,时得闪烁窥林峦。景仁年长力更孱,牵衣执手幸不颠。仍闻旁谷有伏虎,赖得与君俱早还。

  •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百花径》

    谁言四时殊,春色镇长有。秀萼皆可餐,采采泛卮酒。殷红一月时,发挥仍有抑。

  • 《感旧歌者》

    牡丹红豆艳春天,檀板朱丝锦色笺。头白江南一尊酒,无人知是李龟年。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