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晓焰焰,飞鸿秋冥冥。
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
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
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
洪咨夔(一一七六~一二三六),字舜俞,号平斋,于潜(今属浙江)人。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进士,授如皋簿。继中教官,调饶州教授。崔与之帅淮东,辟置幕府。后随崔至蜀,歷通判成都府,知龙州。理宗朝,召爲秘书郎,以言事忤史弥远,罢。弥远死,以礼部员外郎召,迁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官至刑部尚书,翰林学士、知制诰。端平三年卒,年六十一,謚文忠。有《平斋文集》三十二卷。《咸淳临安志》卷六七、《宋史》卷四○六有传。 洪咨夔诗,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刻《平斋文集》爲底本。原集卷一六所收致语口号、帖子词等及从《诗渊》等书辑得集外诗,另编一卷。
《范待制挽诗二首》是宋代洪咨夔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范待制挽诗二首
太白晓焰焰,飞鸿秋冥冥。
气节蚤已劲,勋名晚逾馨。
冰霜蜀栈蹇,风雨秦关腥。
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
译文:
太白的晨光明亮,飞鸿在秋天飞翔。
他早早地表现出坚韧的气节,功勋的名声却来得较晚。
冰霜覆盖蜀地的栈道艰难,风雨中的秦关充满苦涩的气息。
范待制的丰功伟绩无法再现,岷山高耸千古常青。
诗意:
这首诗词是洪咨夔为范仲淹写的挽诗,表达了对范仲淹的敬意和怀念之情。诗中以太白的晨光和飞鸿的飞翔作为开篇,暗示范仲淹的杰出才华和远大抱负。接着描述了范仲淹早早展现出来的坚韧气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但他的功勋和名声却来得较晚。冰霜覆盖的蜀地栈道和风雨中的秦关则象征着范仲淹在历经艰难和苦难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奉献。最后,诗人用"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的表达方式表明范仲淹的伟大功绩已无法再现,岷山作为他的故乡将永远保持着青春和荣耀。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范仲淹的赞美和怀念之情。通过描绘太白的晨光、飞鸿的飞翔以及冰霜覆盖的蜀地栈道和风雨中的秦关,诗人将范仲淹塑造成一个坚强、勇敢、无畏艰险的形象。范仲淹的功勋和名声虽然来得较晚,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最后两句"一范不可作,岷峨千古青"表达了诗人对范仲淹的崇敬和敬仰之情,他认为范仲淹的伟大成就已经超越了一切,将永远在历史中闪耀。
整首诗词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将范仲淹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了对他的敬意和怀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方式,巧妙地与范仲淹的经历和成就相结合,使整首诗词更具有生动感和感染力。
兔子死兰弹,持来挂竹竿。试将明镜照,何异月中看。
十日篱边犹袖手,天教冷地藏香。王孙风味最难忘。逃禅留坐客,度曲出宫妆。判却为花今夜醉,大家且泛鹅黄。人心休更问炎凉。从渠簪发短,还我引杯长。
钱唐江上雪飞花,人在天边泛海槎。乌鹊一声星斗落,姮娥梳洗去谁家。
牛牛尔何争,于此辄斗怒。长鞭闹儿童,大炬走翁妪。苍{狄火换娄}八九子,骇立各四顾。何时解角归,茅舍江村暮。
我脚何似驴脚,未举步时踏著。一任四海横行,倒跨杨岐三脚。
白云黄鹤迹成遗,何独当年丁令威。洞里不知朝市改,人间再到子孙非。笛声吹断秋江黯,月影飞来夜漏稀。大醉倚楼呼费沱,蓬莱山下几斜晖。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