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龙门十载强,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寺浮佳气,花木禅房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径去,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看水看山白发长。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龙门》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陈与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不到龙门十载强,
断崖依旧挂斜阳。
金银佛寺浮佳气,
花木禅房接上方。
羸马暂来还径去,
流莺多处最难忘。
老僧不作留人意,
看水看山白发长。
这首诗词描绘了龙门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自然景观的感慨与思考。
诗词的诗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龙门的壮丽景色:诗中提到了断崖和斜阳,形容了龙门的壮丽景色。断崖悬崖峭壁,斜阳投射下来,增添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2. 佛寺和禅房:诗中提到了金银佛寺和花木禅房,暗示着龙门是一个寺庙众多的地方。佛寺和禅房给人以宁静和祥和的感觉,与山水相得益彰。
3. 时光流转:诗中写到不到龙门十载强,意味着时间的流逝。无论岁月如何更迭,龙门的景色依旧壮美,与时间对比,彰显了其恒久不变的魅力。
4. 心境与留恋:诗人提到了羸马、流莺和老僧,暗示了他曾经驻足于此的经历。羸马暂时驻足,流莺在多处歌唱,给诗人留下了难忘的记忆。然而,老僧并不留恋,看山看水,他的白发也渐渐变长,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深眷恋和对人世间的超脱。
这首诗词通过对龙门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时光流转的思考,以及对人生的超越和超脱的意境。同时,诗中运用了寥寥数语,将自然景色、人物形象与作者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意境的享受。
翼戴三朝冕有蝉,归来今作地行仙。且看宫阙萧何第,未泛江湖范蠡船。老境已怜周尚父,庆门方似汉韦贤。一杯仰祝椿松寿,岁岁流觞八日前。
皇上初更化,追锋语语温。同看三老起,今叹一身存。别久劳魂梦,人亡溅泪痕。从兹归故隐,旧事与谁论。
芒鞋布袜罢春游,粉蝶黄蜂各自愁。傍老光阴情转切,惜花心性死方休。胶粘日月无长策,酒对荼跼有近忧。一曲山香春寂寂,碧云莫合隔红楼。
洞山平地露尸骸,庵主将身一处埋。狼藉髑髅相枕藉,悲风愁雾不胜怀。
裁征衣。寄征衣。万里征人音信稀。朝相思。暮相思。滴尽真珠,如今无泪垂。闺中幼妇红颜少。应是玉关人更老。几时归。几时归。开尽牡丹,看看到荼コ。
陶令居官八十日,始为督邮方赋归。君家门户要兴起,未用飘然咏式微。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