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全

《次韵谢心老以缘事至鲁山》

禅师瓶貯几多空,欲问以书无去鸿。
鲁县人迎波若杖,天宁树起吉祥风。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笔砚中。
一日尘沙双碧眼,归时应与去时同。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次韵谢心老以缘事至鲁山》是宋代陈与义所作。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禅师瓶储几多空,欲问以书无去鸿。
禅师指的是佛教中的禅宗师父,瓶储指的是禅室中的容器,用来存放水或茶。这句诗意呼应禅宗的修行思想,表达了禅师心灵的空灵无物,与禅宗追求无我境界的理念相符。诗人想要向这位禅师请教问题,但禅室中并没有书信传达的方式,无法把问题传达给禅师。

鲁县人迎波若杖,天宁树起吉祥风。
鲁县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这里比喻诗人作为一个普通人,以自己的行动迎接禅宗思想的波澜,就像手持着拐杖一样。天宁树则象征着禅宗的教义和智慧,吹拂着吉祥的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思想的敬仰和对禅宗教义的追随。

荒山春色篇章里,快士交情笔砚中。
荒山春色指的是自然景色中的美丽景致,暗喻着禅宗的境界。篇章则是指诗歌的表达和思想,这里表示禅宗思想在诗歌中的表达。快士交情指的是俊杰之士之间的交往,表示诗人与禅宗的关系。笔砚则代表文化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表示诗人通过笔墨来表达自己对禅宗的理解和追求。

一日尘沙双碧眼,归时应与去时同。
一日尘沙指的是人生的短暂和无常,双碧眼则指的是禅宗修行者清澈的眼睛,表达了禅宗对人生的洞察和超越。归时应与去时同表示禅宗的境界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禅宗的境界都是不变的。

整首诗词通过描述禅宗思想和禅师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崇敬和追随,以及对禅宗境界的向往和理解。诗中运用了禅宗的修行思想和象征意象,展现了禅宗的无我境界和超越时空的理念,使诗词具有深邃的内涵和哲理价值。

  • 《和何靖山人海棠》

    为爱香苞照地红,倚栏终日对芳丛。夜深忽忆高枝好,把酒更来明月中。

  • 《和胡经仲即事二首》

    世事凭谁论,羁怀只自谙。风烟悲蜀魄,桑柘老吴蚕。晚步惜残照,春衫怯晓岚。日来鼙鼓近,牢落愈无堪。

  • 《离夕有赠》

    仙子武陵溪,春深归路迷。翠翘迎露湿,罗袖避风啼。留佩花笼玉,分钗月印犀。金杯延落日,酒醒各东西。

  • 《次胡玉叟韵》

    莫学前人索送诗,我无姱节可提撕。忍听世上新翻曲,堪笑山中老古锥。人境炎凉过驹隙,天边日夜走蟾规。穷阎又度纯坤月,谁识初阳变一奇。

  • 《无题》

    斗觉琼枝瘦,慵开宝监妆。临风恐僊去,倚扇怯歌长。绿桂薰轻服,灵符佩缥囊。西邻空自赋,不解到君傍。

  • 《十二时歌》

    日入酉,万户千家无别有。相呼相唤去还来,谁识一身非妍丑。也无头,也无手,劫火洞然渠不朽。猪羊牛马化为真,毫发不留无可守。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