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晚萧萧,端居闲寂寥。
雀饥争配穗,蝉病落寒条。
云过茶烟没,风归砚水摇。
惟当{言左右尼}图史,闲日底能消。
文同(一○一八~一○七九),字与可,号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进士,初仕邛州军事判官。至和二年(一○五五)调静难军节度判官,嘉祐四年(一○五九)召试馆职。六年,出通判邛州。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改汉州。三年,迁知普州。神宗熙宁三年(一○七○)召知太常礼院。因议新法不合,四年,出知陵州,歷知兴元府、洋州。元丰元年(一○七八)改知湖州。二年,赴任途中卒于陈州,年六十二。文同除诗外尤以墨竹知名,画家称文湖州竹派。后人编有《丹渊集》四十卷,拾遗二卷,附范百禄所撰墓志及家诚之所撰年谱。《宋史》卷四四三有传。 文同诗二十卷,以《四部丛刊》初编影印毛晋汲古阁重刊明万历三十八年吴一标刻《陈眉公先生订正丹渊集》爲底本,参校明万历四十年蒲以怿刊《新刻石室先生丹渊集》(简称新刻本,藏北京图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梁山舟校新刻本(简称梁校,藏南京图书馆),及近人傅增湘校汲古阁本(简称傅校,藏北京图书馆)。另辑录集外诗,附于卷末。
《闲居秋日书事》是宋代文同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雨晚萧萧,端居闲寂寥。
Autumn rain falls gently in the evening, my dwelling is tranquil and quiet.
雀饥争配穗,蝉病落寒条。
Sparrows compete for grain, cicadas fall from cold branches due to illness.
云过茶烟没,风归砚水摇。
Clouds pass by, obscuring the tea smoke, and the wind returns, causing ripples in the inkstone water.
惟当{言左右尼}图史,闲日底能消。
Only by discussing and recording history can idle days be spent meaningfully.
这首诗以作者闲居秋日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一种宁静、寂寥的氛围。诗中的秋雨萧瑟,描绘了室外的景色,而作者端坐在屋内,闲静自在。诗中提到的雀饥争食、蝉病落下,显示了秋天的丰收季节即将结束,小动物们开始为食物而奋斗,或因疾病而凋落。这些细节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和生命的脆弱。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云雾飘过茶烟,风吹动砚台中的水,给人一种恍如隐约的感觉,增加了诗意的微妙。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闲暇时光的思考。他认为,只有通过言论和记录历史,才能使闲暇的日子变得有意义。这种观点显示了作者对于追求知识、思考和研究的态度。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秋日闲居的景象和内心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生活和知识的敏感和关注。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抒发内心的感悟,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给人以深思和赏析的空间。
六年落草野狐精,跳出浑身是葛藤。打失眼睛无处见,诳人刚道悟明星。
筑城始议态,寓兵复言攻。二年大江南,兵弋在目中。忧时亦千虑,惟子与我同。诣阙请长缨,终军本儿童。
暮云明灭,望破楼隐隐,卧钟残院。院外青山千万叠,阶下流泉清浅。鸦噪松廊,鼠翻经匣,僧与孤云远。空梁蛇脱,旧巢无复归燕。可怜六代兴亡,生公宝志,绝不关恩怨。手种菩提心剑戟,先堕释迦轮转。青史讥弹,传灯笑柄,枉作骑墙汉。恒沙无量,人间劫数自短。
谁敲白石生热烟,举头见岭思回鞭策。修竹林间有寒甃,莫打渴乌教近前。
花中名品异,人重比甘棠。苞嫩相思密,红深琥珀光。好风传馥郁,丹卉愧芬芳。烂漫云成瑞,葳蕤女有嫱。生来先蜀国,开处始朝阳。赏即笙歌地,题称翰墨场。烟霞容易散,蜂蝶等閒忙。谁是多情侣,栏边重举觞。
卧锦潜郎种种丝,为邦独爱阮咸麾。中台给契鱼初剖,外闼升车雉尚随。风汴杂花飘夕棹,雨吴芳树隐春旗。为寻刘白高吟地,酒熟螯香左右持。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